隨後,下臨清,降!
下濟寧,降!
下青州,降!
下登州,降!
......
共收降軍三十餘萬!
據不完全統計,一個月之內,在山東境內,李自成和郭升竟任命了防禦使7人,府尹及僚屬11人,州牧8人,縣令37人。
可以說,山東整個境內,都在郭升軍的勢力籠罩範圍之內。
如此之形式,任何其他勢力都難以蹦躂起來,甚至如朱慈炤這般武裝勢力,都難以長遠發展。
只是,明白歷史的朱慈炤很清楚,就算現如今郭升在山東如何的牛氣,再過幾天,他所有的部署也都將付諸東流,因為李自成兵敗山海關,將下令郭升撤離山東、馳援京師,後又隨李自成撤往山西。
郭升幾天後離開山東,將沒有機會再回來,故而不足為慮!
當然,這些未卜先知的話他沒法說,他要做的,是故作輕鬆,穩定人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
這邊朱慈炤到達費縣境內,在忙碌了一天,參拜了南京應天府外的太祖高皇帝紫金山孝陵後的崇禎皇帝,也終於移駕至南京皇宮。
大事已定,自是有人憂有人喜,面對如今之局面更是眾說紛紜,但在這之前,朝堂中還有一事需要趕緊定下,那就是組建新朝廷。
第一次朝會,開始朝堂之上還滿是激動的痛哭不已的朝臣,一個個感謝天,感謝地,感謝上天祖宗庇佑崇禎皇帝一家無虞的,可是當史可法談及應當儘快昭告天下、復建朝堂之後,整個朝堂中的局面一下子變了。
原因,無外乎官位也!
路振飛、史可法入閣已是定局,黃得功封侯,高傑、劉不同、劉良佐封伯也是早已定下的,可是其他六部以及閣臣人選,卻是不免又是一陣吵鬧——廷推。
崇禎皇帝特下諭旨,令在京六品上官員入朝參議。
明制,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詔令廷臣會議,以共相計議,衡量至當,然後報請皇帝,取旨定奪,其有關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謂之廷議;其有關人事升補任用之擬議者,則謂之廷推。
其結果很明顯,如此新朝任用之機,自是無人肯放棄,於是好好地廷推,成了揭露醜事大會。
每當有人推舉一人為某官時,必然會有一群人站出來反對,然後群起揭短。
如此,反覆不斷。
......
感謝“戲水的鵝”書友一百起點幣打賞,成為上榜粉絲,感謝!
感謝“新來的舊人”書友一百起點幣打賞,成為上榜粉絲,感謝!
喜歡我是崇禎四皇子請大家收藏:()我是崇禎四皇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