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踞神洲飛來水,江南魚米第一關。
淮河之北,岸邊,崇禎皇帝站在淮河前,沉思不語,他眼神愣愣的看著似乎平靜的淮河,讓人看不出他在想些什麼。
而他身後則站著路振飛,他剛剛從淮安府趕來,向崇禎皇帝說著淮安府南駐紮的高傑、劉良佐的狀況。
崇禎皇帝不說話,路振飛卻也不敢停,只崇禎皇帝背在身後不斷繞動的手指,顯示出這位帝王似乎是在聽。
史可法是去南京城搞事情,而路振飛則是去淮安府南邊運作。
畢竟高傑和劉良佐這二人尚不知道崇禎皇帝還活著,而且劉澤清之死,對他們還是有一定的震懾性的,所以,在這個時候,路振飛被崇禎皇帝派去安穩高傑和劉良佐。
“唉——路卿可跟他們說好了來淮安府迎駕的時間?”
在路振飛說完,佝僂著身子站在崇禎皇帝身後十幾個呼吸後,崇禎皇帝嘆了口氣,終是開了尊口。
“回稟陛下,已然跟他們說好,讓他們明日辰時之前,高傑率軍於淮安府城西側,劉良佐率軍於淮安府城東側,迎接聖駕......只是臣未曾告訴他們到底迎接誰,這二人旁敲側擊的猜測是福藩還是潞藩。”
“呵呵,在他二人心中迎接誰只怕是無妨的,重要的是誰能給他們榮華富貴吧!”
崇禎皇帝咧嘴一笑,見路振飛眼觀鼻鼻觀心,老生在道的不回話,崇禎皇帝再次笑了笑,卻是收了臉上的那一抹愁容,直震了震精神又道:“永王和黃得功等現在何處?”
路振飛猜不透崇禎皇帝在想些什麼,忽的聽聞崇禎皇帝問起,只實話實說道:“永王殿下現在劉澤清軍中助新任總兵劉不同整軍,靖南侯則在劉澤清軍外圍震懾軍營!”
說到這,路振飛看了看崇禎皇帝的面色,接著道:“明日靖南侯也會率軍前來,已安排其率軍居於淮安府城南側,以直面北來的淮安府眾臣工......只是臣北上時,永王殿下令臣給陛下傳口信,言,欲率領剛剛收服的劉澤清軍前來......”
“這才幾日,永王便這般急切?真是個急性子,也罷,令人快馬傳旨於永王和劉不同,令他二人率領劉澤清軍編入黃得功軍中,一同前來吧!”
崇禎皇帝本想回絕朱慈炤的請求,但想了想自己這個四子頗有奇思妙想,便也答應了下來。
“遵旨!”
路振飛施禮道。
接著,召來遠處一個小校,對其耳語了幾番,那小校接了路振飛的官牌,卻是騎著馬飛快的走了。
一切皆已經安排妥當,崇禎皇帝便這樣看著川流不止的淮河再次發起呆來。
昨晚,史可法也已經傳來了書信,言後日辰時,便可領著南京諸臣來淮安府接駕,當然還將韓贊周如何騙南京諸臣銀子的事情也說了,同時附帶了一份名冊。
上面記著名字,官職爵位,領兵幾何,捐錢幾何。
而那份名單上的相關資料,崇禎皇帝令周皇后陪他一起算了算,接駕共計官員二百一十五人,率眾大約五十萬人,認領銀子二百零九萬兩。
南京六部之中,從尚書到侍郎,再到郎中、員外郎,最後到主事,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參與了進來。
而南京都察院、大理寺、國子監、閒賦在家的官員、南逃的官員、勳貴等,也都慷慨的解囊了。
他們有的人是真想憑此混個肥缺,而也有的人卻是不得不站出來認領,因為自家的尚書都出面了,他們這些下屬,實在不敢不露臉。
本來是朝堂幾個有頭臉的人物的較量,弄到最後,也成了誰不認領銀子,誰就不合群、不是我輩之人的局面。
不過,為了迎立一個大明朝、華夏神洲的新君,這二百多人堪堪弄出來二百來萬兩,真的是讓人讓人感到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