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自認為自己已然醒悟了過來,甚至說自己再也不會被這些文臣武將們騙了。
僥倖未死之後,他回首去看那些文臣武將們的所作所為,有一種枉然大悟加醍醐灌頂的感覺。
所以,在崇禎皇帝的心裡,原本還可以略微相信的文臣武將們,全都變成了絲毫不可信。
有些話他沒有跟朱慈炤說,但是卻也準備給朱慈炤說,那就是“文臣可用之,而不可信之;武將可驅之,而不可託付之”。
這便是崇禎皇帝的經歷了國破家亡之後所領悟過來的。
嗯,他認為這是至理名言,就算是他的兒子朱慈炤也需要奉行。
所以在聽聞了朱慈炤竟然輕易地便相信了那什麼所謂的明軍之後,崇禎皇帝急了,往日的那些在朕的面前甚是忠厚之人,都做了背主的貳臣,現如今僅僅只是一夥過路的明軍,汝竟然出城相迎。
糊塗啊!
崇禎皇帝翻身便要上馬,然剛剛跨到馬上,衣襬被人牽住了,讓他無法策馬而奔。
何人?
崇禎皇帝回頭去看,卻是太子和定王正仰著小臉看著他,崇禎皇帝本欲要發怒的臉色,稍稍舒緩了一些。
“你二人何故牽扯為父?”
崇禎皇帝悶聲道。
朱慈烺和朱慈烔其實是有些畏懼崇禎皇帝的,但是卻不得不來此,因為他們奉了自己孃親的旨意而來。
“爹,娘說要我二人來協助爹爹!”
太子忙是回道,一旁的小胖子朱慈烔也急忙點了點頭。
協助?
崇禎皇帝沒有多想,只道是周皇后多心了,便夾了夾馬腹道:“既然如此那便同去吧!”
說著,見二人鬆了自己的衣襬,便甩了甩手中的鞭子,直接騎馬先走了。
太子和定王對視了一眼,便也從馬廄中牽出兩匹馬來,騎了上去,他倆道是會騎馬的,畢竟他二人一個是太子,一個是太子親弟,都是周皇后親生,平日裡的要比朱慈炤這個死了孃親的永王條件好多了。
雖然騎術不佳,卻也可以策馬而行。
他二人走後沒多久,黃淵耀便又急匆匆的趕了過來,他原本正在縣衙大牢中安排將男女分開關押呢,忽然聽到一個跟隨崇禎皇帝的錦衣衛奉周皇后旨意前來密報,說是永王出城迎敵,陛下得知亦是前往,並太子和定王也去了,要黃淵耀總領全軍,上城駐防。
對,周皇后比崇禎皇帝還要徹底,崇禎皇帝還當城外這一夥人是明軍,周皇后直接傳話給黃淵耀為“敵軍”。
黃淵耀一聽真的是大驚失色,手底下的工作也不顧了,領著手下的這些小旗總旗便來到了縣衙的馬廄,朱慈炤買的這些馬和縣衙原本就有的十來匹馬,一同養在此處。
見已經少了五六匹馬,且看守馬匹的兩個兵丁也言恩公和兩位公子剛剛騎馬走不久,讓黃淵耀心中更加焦急。
別人不知道,他卻是知道的,大明的未來在哪裡?
就在這四人身上,若都出了城去,遭遇不測,他黃淵耀豈不是也要落一個護主不力的名聲?
雖然他黃淵耀是忠於大明的,什麼狗屁名聲他是不在乎的,但是崇禎皇帝和幾位皇子他不能不在乎。
怎麼會如此?怎麼會如此呢?
剛剛才有了點值得稱讚的成果,怎的轉眼間局勢便這般危險起來。
黃淵耀畢竟還年輕,做不到臨危不亂,他腦中混混沌沌的,連怎麼上馬都不知道,完全是下了意識的舉動。
怎麼突然就來了大股的敵軍呢?永王殿下又為何突然出城相迎呢?怎的陛下和太子殿下以及定王殿下也跟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