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炤想了想,又坐在案几前在紙上寫下了幾行字,分別是指揮使,千戶,百戶,總旗,小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是明代衛所的軍隊職務,一個衛所兵數大概有五千六百人,長官為指揮使,下轄五個千戶所。
一個千戶所大概一千一百二十人,長官稱為千戶,下轄十個百戶所。
一個百戶所人數大概為一百十二人,長官為百戶,下轄兩個總旗。
一個總旗五十六人,長官稱為總旗,下轄五個小旗。
一個小旗十人,長官為小旗,為最基本的單位。
寫完之後,朱慈炤看了看,又沾了沾墨汁,寫下了伍、什、隊、哨、總、營這幾個字。
這是現如今主流的軍隊制度——哨營制,明朝後期,衛所計程車兵已經不堪大用,所以從嘉靖年間開始,募兵制逐漸代替了世兵制。
從以前的軍人身份世襲,靠屯田來養活自己,到當兵拿工資,官府發餉銀,衛所軍開始逐漸弱化,哨營軍開始興起。
同時衛所軍和營哨軍的分工也開始劃分,衛所軍主要負責駐守,治安,訓練新兵和屯田。而營哨軍則主要負責機動作戰。
營哨制一般是五人為一伍,二伍10人)為什,三什30人)為隊,三隊90人)為哨270),五哨1350人)為總,五總6750)為營。
點了點頭,朱慈炤又寫下了隊、旗、局、司、部幾個字,這是戚繼光制定的編制。
十二人為一隊,三隊36人)為旗,三旗108人)為局,四局432人)為司,二司864人)為部,三部2592人)為營,人數在3000人左右。
部營制其實也是哨營制,只不過是根據主帥的喜好不同,或者作戰理念不同而制定的,一般沒有主帥絕對的按照哨營制來打造自己的麾下的軍隊。
比如說孫傳庭組建的秦軍。
盧象升組建的天雄軍。
祖大樂用投降的蒙古部落等組建的關寧鐵騎,祖大樂降清以後由吳三桂繼承的關寧軍。
以及四川石砫土司秦良玉為其丈夫馬千乘訓練的一支善於山地作戰白桿兵。
這些軍隊組建皆沒有定製,完全憑藉主帥私人喜好來決定軍隊內的編制及人數。
而現在朱慈炤將他們列出來,是想參考一下,一旦自己組建軍隊到底是仿照哪一種軍隊編制。
......
感謝堂主大大的打賞,剛改了名字大大便來支援,感謝
同時感謝“大愛楚玉嫣”書友一百起點幣賞賜,感謝
最後,投票的大大們,可否賞俺一票??
喜歡我是崇禎四皇子請大家收藏:()我是崇禎四皇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