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漢好不容易見到了一點希望,怎能輕易放棄,便跪在地上,以膝前行,來到崇禎皇帝近前,哭道:“不瞞恩公,此等舉旗之事,在隔壁樂陵縣舉旗之後,我等九村十八里也有了打算,想學那樂陵縣。
只是偏僻之地,無甚有名氣之人,這才遲遲沒有舉事,今遇到恩公,始知此乃上天所賜,敢請恩公帶領我等九村十八里的鄉民,共舉大事!”
“對啊,里老說的句句屬實,還請恩公憐惜我等性命!”
眾人跟著幫腔。
明代實行的是裡甲制度,以自然村為單位,一百一十戶為一里,一里十甲,每甲十戶。每裡推舉丁糧多者十人為里長,每人輪流擔任一年,十年一週轉。
因為沒有村長這一說,因而德高望重的村老里老)便成為了村中類似於村長的人物。
明太祖曾親自頒佈的《教民榜文》說:里老主持本鄉本里的民事審理和輕微刑事案件審理,凡屬婚姻、田土、盜竊、子孫違反教令,以及犯奸、作偽、人命案不願告官,願在鄉里解決的,可以在申明亭會審,裡甲長、糧長參加,里老可以做出裁決,進行調解。
弄了半天,原來這老漢竟是吳家村的里老,怪不得有如此大的號召力。
但崇禎皇帝關心的地方卻明顯不在這裡,他有些驚訝道:“你是說在樂陵縣也有人舉事,可是反那李闖?”
那老漢不知崇禎皇帝是何意,便道:“不是,聽聞是當地的馬販帶頭,將那知縣給除了,然而打的也是大順李皇帝的旗號!”
“哦。”
崇禎皇帝有些失望,他這一路見到的都是降了李自成的貳臣,本以為有一個反李自成的,沒想到還是打了李自成的旗號行事。
朱慈炤騎在馬上聽得清楚,他終於知道這一眾村民非要攔著崇禎皇帝了,原來那隔壁的縣是馬販起的頭,現如今朱慈炤等也是騎著馬,戰力還這麼驚人,怎能不讓眾人心動?
“恩公可是答應了?”
那老漢淚眼婆娑的看著崇禎皇帝。
“這......”
崇禎皇帝還是無言,不過意思很明顯,是不答應。
這時朱慈炤心中一陣計較,卻是下了馬來,他將崇禎皇帝喚到一邊,耳語道:“爹爹何不應了下來?”
崇禎皇帝知道朱慈炤又有什麼計謀,便道:“你有什麼看法?”
朱慈炤反問道:“爹爹可知為何我等要隱姓埋名,小心翼翼的南下?”
崇禎皇帝道:“自然是我等手無兵馬,無人護佑,李賊又佔據了南下途中大片縣城的緣故。”
朱慈炤點了點頭道:“正是。”
便又問道:“若是我等安然南下,爹爹到時高坐明堂,手中可有兵馬?”
“這......”崇禎皇帝猶豫一下,想了想道,“不知武昌左良玉等可用否?”
“哼哼!”
朱慈炤冷笑,雖然後世將左良玉吹上了天,但這個左良玉到底什麼樣,看看歷史對他的記載便知道。
......
感謝舵主大人的兩千打賞,謝謝,今天又更晚了,不好意思
原因是眼皮里長了個豆,很難受,眼淚嘩嘩的,熬夜熬的,這幾日估計都受點影響,不過都有更新
喜歡我是崇禎四皇子請大家收藏:()我是崇禎四皇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