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掌櫃聽此倒有些汗顏,他看朱慈炤年齡不大,本以為是賊人派來吃霸王餐的,沒想到朱慈炤卻看穿了他的心思。
見這韓掌櫃眼睛滴溜溜的飛轉,朱慈炤知道他還在猶豫,便道:“韓掌櫃你給個痛快話,若是行,我便要上30匹駿馬,若是不行,我等買賣不成仁義在,李某出了這個門是絕對不會說出去半個字的。”
“這......”
韓掌櫃咬了咬牙,道:“好,李公子既然如此痛快,那我便給李公子一個痛快話,這馬是有的,但不在城內,在城外......城內的這些你也看見了,只是一些駑馬。”
朱慈炤聽馬在城外,心道正和自己心意,便道:“這道無妨,只是不知離這天津衛遠不遠。”
“自然是不遠的,只十來里路。”
韓掌櫃忙道。
十來里路......
道真的不遠,朱慈炤想了想,道:“好,既如此我們便去看看馬?”
“現在?”
韓掌櫃一驚,奇怪的看著朱慈炤,在他看來,再怎麼著也得等到明日天亮吧。
“正是!”
朱慈炤知道他有些疑慮,便道:“家父有病在身,歸鄉心切,我這做兒子的心中也惴惴不安,因而急欲趕路!”
原來如此。
韓掌櫃會意。
在古代,古人一個“孝”字是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上的,甚至一些殺人不眨眼的大盜,對待自己的父親母親都是十分恭敬的。
傳聞在萬曆年間在南直隸有一強人,作惡多端,殺人如麻,因而遭到官府通緝。
一日,他得到訊息,說他老孃去世,便回家奔喪,與他一起的眾強盜都勸他不要回去,這強人卻說,如果自己的娘死了我都不回去,那我還是當兒子的嗎?
於是回去果然被捕。
這件事被記載在地方縣誌上,稱這個強人“雖不當為人,乃稱孝子”。
你看,人家強盜都是有孝敬父母的心的。
故而在古代,孝敬父母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官員親人去世,要辭職回家守孝三年,皇帝親人去世,要舉國同哀。
“既如此,那公子便隨我出城?”
韓掌櫃詢問道。
“李某正有此意,不過,我還需去買幾輛馬車然後才能出城......對了,掌櫃的可知何處有車行?”
朱慈炤問道。
“買馬車,要幾輛?”
朱慈炤如實相告,只需兩輛足矣。
聞此,韓掌櫃卻大笑起來:“哈哈,李公子無需再費事去買了,眼下已經快要夜禁,我送公子兩輛便是,只是稍有破舊,公子別嫌棄就行。”
“哦,此話當真?”
朱慈炤眼前一亮,忙問道。
那韓掌櫃卻不回他,擺了擺手,讓身後的隨從去了後堂,不一會便趕出兩輛半舊的馬車來。
“公子請看!”
韓掌櫃伸手道。
朱慈炤自是不懂這個的,給了韓飛一個眼神,韓飛上前仔細的檢查了一番,回來到:“公子,馬車雖久了一些,但還是堪用的。”
他說這話的意思就很明顯的是在告訴朱慈炤馬車是輛好馬車,足以支撐眾人道達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