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背景色:字体:[默认]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崇禎四皇子 > 第十六章 大明的奸臣

第十六章 大明的奸臣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雲龍 我用武功在三國練兵 景泰太子 大唐:開局乞丐,我掀翻了整個盛唐 水滸有天庭 興漢使命 帶著外掛闖三國 重燃1990 明土無疆 我在大唐當秀男 小二逍遙 星際致富日常 天禧盛世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異世之神帝修煉系統 紅樓之山海志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夜,遼東山海關。

此時剛剛被封為平西伯的吳三桂帶領著關外軍民撤進了關內,和他一起撤進關內的還有遼東巡撫黎玉田,而迎接他們的則是山海關總兵高第。

大軍入關,又帶著關外百姓和一眾縉紳、兵士家屬,隊伍自然是連綿不絕。

吳三桂此次帶來的四萬多關寧軍,皆是騎兵,再和山海關總兵高第軍合在一起,勉強有五萬多人。

吳三桂現年32歲,下巴和唇上留著短短的鬍鬚,方臉大鼻子,一身鎧甲,向高第抱了抱拳,道:“高總兵,京城危急,皇命在身,這後撤之事就交由高總兵了!”

那高總兵忙是抱了抱拳道:“但請伯爺放心,關外父老,我高第保他們安然無恙!”

吳三桂這才點了點頭,騎上戰馬,傳令向京城疾馳,他已經數次前去勤王,這次倒也沒有什麼慌亂。

至於那遼東巡撫黎玉田存在感就比較低了,名義上遼東軍政大事都受這位遼東巡撫的節制,但是遼東自從袁崇煥那時起,軍隊主將便已經不太聽朝廷的節制了。

到了崇禎十六年,李自成又殺了督師孫傳庭,大敗明軍十萬大軍,這遼東的的關寧軍便成了大明朝的寶貝,亦是唯一的可戰之兵了,故而在三月五日,崇禎皇帝加封了吳三桂為平西伯,以示恩寵。

吳三桂素來不喜歡這位遼東巡撫,因而上馬便直接率領騎兵而去,連招呼都沒給黎玉田打。

山海關總兵高第見黎玉田默然不語,忙上前招呼道:“黎公,夜間寒氣重,快進房中歇歇腳吧,也暖暖身子。”

黎玉田這才拱了拱手道了聲謝,然後去房中暖和去了。

高第則在山海關門口,協調著關外民眾等往關內撤。

歷史上,高第也是一個不忠之人,但是他到現在也未曾想過要降了建虜,後來還和降清的吳三桂打了一仗,雖然最終也降了清。

不過吳三桂就不一樣了,史書記載,勤王的吳三桂還未到京城,便聽聞了京城已經失陷,然後崇禎皇帝自縊的訊息,一時舉步不前,這時吳三桂已經想到了投降,他和早已降了的清朝的舅舅祖大壽有書信往來,故而吳三桂在等,在等降誰的好處更大。

接下來,便是歷史有名的橋段了,當時吳三桂本已經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李自成也已經派了明朝降將唐通在居庸關和太監杜之秩降李自成)前去接管山海關,但是不曾想吳三桂聽聞了北京城中愛妾陳圓圓被掠,突然反悔,然後率兵回山海關攻打唐通,接著引清兵入關,降了蟎清。

這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橋段,但真實的應該是吳三桂聽聞了李自成在北京城內到處拿人追餉之舉,又誤信了其父親吳襄被李自成追餉打死,害怕他回去會被李自成暗害,故而降了清朝。

但也有人說,吳三桂早就有降清之意,崇禎十六年春天,清軍第五次迂道攻打明京師,吳三桂奉命入關,馳援京師,行軍遲緩,到達時清軍已退,雖然沒有降清,但是已經給自己留出了降清的後路。

崇禎十六年九月,清軍繞過寧遠,打下後所,前屯衛,中前所,前後七八天,三座城池全部失陷,但唯獨吳三桂的寧遠,清軍絲毫未動。

且當時的吳三桂除了降李和降清,還有第三個選擇,那就是率軍南下,以他的兵力,南下之後在南京找個小皇帝登基,自己封個公還是很輕鬆的,順變還能把持朝政。

而且吳三桂若想南下也有足夠的時間,因為吳三桂三月二十二日叛了李自成,返回山海關,一直到了四月二十二日,李自成才率軍來平叛,前後近一個月的時間。

可惜,吳三桂這一系列的舉動,讓人看不清他到底在想些什麼。

......

關東軍出了山海關大概有五十里地,吳三桂便命人將速度放慢了下來,這四萬鐵騎乃是他的身家性命,在他看來,能晚一天入京勤王,便晚一天......最好,賊人能自己退去。

而在關中那高第面前的急切之舉,也只不過是演演戲罷了。

不過吳三桂不知,此時崇禎皇帝等一行人已然逃出了紫禁城。

......

安定門內的大帳之中。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怪帝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