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隊裡開會,汪隊長把前段時間的工作總結了一下,又把大家的表現給一一點評,鼓勁打氣。
“後天是國慶節,正好是星期天,隊裡決定給大家放一天假,回家看看。”汪隊長的話音剛落,整個教室裡是掌聲雷動,嘰嘰喳喳的一片。
……
“明天是這個月的最後一天,明天給大家發津貼。”
看著下面這群孩子的興奮勁兒,汪隊長笑著擺了擺頭,在吵雜聲中提高了嗓門,教室裡又是一片歡呼聲。
發錢了!聽到這個,姜曉洛很是高興!初中畢業,然後上高中,接著考大學,如果能考上,不管是不是哈軍工,多少都要錢的,而且是和弟弟一起上,那個時候姐姐也還在上大學,哥哥雖然畢業了,但剛開始工作也不可能幫助多少,所有的負擔就全壓在了父母的身上。現在好了,他初中畢業就上了軍校,吃的穿的全是國家掏錢,學習不花錢,每個月還有錢發!這一刻,姜曉洛覺得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對的,他甚至想到3年以後畢了業直接提幹,就是軍官了,每個月都有工資。到時候,哥哥已經工作了,姐姐也畢業了,只有弟弟一個人上大學,一家五口養一個,那日子就好過多了!
第二天,太陽不見了,天陰陰的,漸漸入了秋,有了不少涼意。大家都換上了秋裝,上身換成了綠色的,下身還是藏青色,還是沒有領花和肩章,穿在身上總感覺少了一些軍人的威武。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明天就可以回家了,沒有什麼比回家更讓大家期盼的了。
上午還是走佇列,大家的精神頭都好得不行,臉上也有了笑容。一個月的軍訓,大夥兒已經有了點軍人樣兒,站在操場上一招一式的,還挺齊整。
吃過中午飯,大家都集中在隊裡的財務室門口,猴猴地等著發錢。司務長胖胖的,正在忙著一邊點名一邊數錢發錢。姜曉洛後來才知道司務長也是戰士,只不過是志願兵,國家服役政策,空軍4年義務兵後自願留下來的轉成志願兵,服役時間有長有短,最長要十幾年,當然志願兵就不是拿津貼了,也和軍官一樣拿工資。
“姜曉洛。”
“到!”聽到司務長叫自己,姜曉洛幾步跨進了門。
門口的桌子上放著一張表格,左邊寫著名字,後面是金額——38塊!姜曉洛拿起筆簽上自己的名字,從司務長手裡接過錢,張1塊的。
“這是九、十兩個月的。”
姜曉洛剛想問為什麼是38塊,他記得汪隊長曾在會上說過每個月的津貼是19塊錢,司務長直接先說了,他也就沒有再問,拿著錢出了門。
星期六的晚上,姜曉洛他們在宿舍裡聊天,收拾東西。出來一個月了,大家都很想家,明天就可以回去了,心情自然不錯。兩個星期前姜曉洛和隊領導打招呼,用隊裡的內部電話透過總機打到父親的廠裡和父親通了話,告訴父親他就在南陵,沒有去安陵。老薑覺得很奇怪,問了問情況,姜曉洛簡單地說了幾句,讓家裡人放心,老薑也就沒多說什麼。
“明天怎麼走啊?這是什麼地方?怎麼回縣城呢?坐什麼公交車?”姜曉洛丟擲一連串的問答題。
整整一個月了,大家被關在教導隊的這個小院子裡,宿舍、食堂、操場三點一線。平時沒事的時候,大家會到院子外面走走,到了部隊大門想溜出去瞅瞅外面的風景,被站崗的戰士一聲厲吼給嚇了回來,部隊外面到底是個啥樣子,大家都不知道。
有時候,姜曉洛也會爬到大鐵鍋那邊的山坡上向外望——院子前面是條水泥路,路的對面是食堂和菜地,菜地邊上就是圍牆,越過圍牆可以看見一個大坡子,全是茶園;再往前是水稻田,中間散落著幾片瓦房,應該是一個小村子;圍牆的東頭,朝南就是部隊的大門,門前是一個長長的下坡路,被兩排梧桐樹擋著,坡的盡頭有不少房子隱在樹木中;天好的時候,遠眺能夠看到遠處有山,後來大家才搞清楚那座山就是鐘山。
江上縣在鐘山的東南。有一天姜曉洛在坡上望景時想了一下,部隊離縣城應該不遠,估計也就是二三十公裡左右,不過知道不遠,但要想回去一趟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知道,自己已經是一名軍人了,部隊有紀律,可不是想回去就能回去的。
明天就可以回家看看了!姜曉洛在宿舍裡收拾東西,其實也沒什麼可收拾的,只有一天的假,當天去當天回,時間太緊了,他從儲藏室拿回行李包,把軍裝疊好放進去,回家穿給父母看,他們一定會很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