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成廣法如此一走,難免將楊文興與岐芸晾在了原地,此舉正常來看,明顯有違待客之道。
不過,在此之前,廣成就對楊文興打過招呼,楊文興對此也能理解,畢竟人家這是剛剛歸來,有一應章程要務要去操持。
但廣成對他們倆也並未真個撒手不管。
為表對楊文興重視之意,他特地將宗善此僧留下來作為知客僧,引領楊文興兩人拜寺,以及安排處理後續的一些流程之事。
其實正常來講,宗善為宗字輩高徒,此番回寺之後也難免有些瑣事,此時接待楊文興也是多有不便。
以楊文興兩人的修為,華嚴一方如不在意,隨便派出個沙彌其實也就打發了。
但宗善卻知師傅師叔此舉深意,卻是不得違逆。
更何況他一路上與楊文興也多有接觸,兩人關係還算不錯,留下來接待也是應有之義。
......
拜寺!
是一件很正式、很莊重的事情,尤其是對於修士來說。
進入別人家的大道場,其中流程可馬虎不得,甚至稍有差錯,就會生出莫大的誤會。
此舉也能體現出前來拜訪者,是帶著誠意,還是敵意。
“兩位居士,這面請。”宗善這胖僧,此時和善一笑,右手掐著念珠,伸出左手為楊文興引路,客氣說道。
宗善之所以伸出的是左手,乃是因為在佛門當中,右手持殺,左手持善。不見大多數僧人在上香時,或者是觸碰佛器時,都是用的左手。
出家僧人在外還能頗為隨意,但一回寺,宗善則必須依著規矩而來。
隨後楊文興與岐芸,這一人一妖兩個外道妖邪,在宗善的引領下,從‘空門’之旁的偏門進入到了華嚴寺內,而宗善自己卻是繞道空門入寺。
雖然宗善引楊文興兩人,走的是偏門,但這裡面並無任何為難的意思在內,只因佛門規矩如此。
在這裡,就必須細說一下有關佛門的一些規矩了。
此方世界大部分佛寺,基本都是坐北朝南而建,只有極為特別的幾處寺廟不在此列。
華嚴寺乃是同大部分寺廟一樣,依照此例。
楊文興與岐芸進入的小偏門,則喚做無作門。
此門與三門殿正中間的空門,還有另一側的無相門,並稱為‘三解脫門’。
只有大一些的寺廟才會建有三門殿,另外小一些的佛寺,只有三個高門,因大多建於山前,世人又多叫‘山門’。
只有僧人,才可以從空門內出入。
除僧人以外其他人來到寺廟,只能是從無作門入,而離開時,從無相門出。
楊文興與岐芸二人在進入無作門前,還見到了一尊金剛力士像矗立在此。
此像十分高大,手持降魔杵,面目兇惡猙獰,靜默守候在無作門旁。
二人在見到此像時,不知為何,心頭不由自主的一緊,而岐芸面色竟顯露出幾分怯意。
“不出意外在另一側的無相門內,應該也有一尊金剛力士。”楊文興深吸了口氣後,儘量使自己的心態放平,同時輕聲呢喃道。
他在離開旃檀遺島之前,就惡補過這方面的知識,對於拜寺的各種流程早已瞭然於胸。
知道這兩尊金剛力士,乃是拜寺的第一道門檻。
如心中無有惡意,此像便就是泥胎佛像,無論進入者是何種生靈,不會有所異動。
但如果生有惡意......
說起來,這還是他第一次正式進入比丘大道場。
前段時間,在旃檀遺島上所居也只是佛門別院而已,連小道場都算不上。
“公子,我們快些走吧。”岐芸在此處渾身不舒服,不禁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