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話又說回來,這道問題的本質就是一隻蝟蟲弄死一株壯蘭而已,雖然不常見,但也沒必要重視,不是麼?
直到楊文興被山長打斷,並且說出那句話後,他才明白了山長提出這個問題的真正用意。
是啊!
壯蘭的天性確實就是如此,它卑微的一生始終在為了開花結果而努力著,這個目標從來沒有偏移過。如果有傷春悲秋的文人見到此幕,再稍微喝大點,或許能對其歌頌一番。
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裡面道理,其實就像是一碗變了質還加了屎的毒雞湯。這種道理聽多了輕者會被洗腦,變成一隻坑,重者直接就會開始自我毀滅,其中因由就不在此過多贅述。
楊文興與韓山長從來沒打算去當詩人,他們也不是那種矯情造作的人,肯定不會糾纏這種問題。
那麼楊文興與韓山長究竟在打什麼啞謎呢?
這就要從哲學的角度或者是隱學的角度來解釋了。
山長說的那句話在【問生策】裡的解釋為:身為修士,應該更加重視自己對待生命的態度!
楊文興很顯然意識到了這點。
他之前在山長的引導下,始終對待的是問題,而不是對待問題當中時刻變化著的生命。這是沒錯的,也是正常的。
韓山長在最關鍵的一刻說出那句關鍵的話,其目的就是引導楊文興進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
另外這種辦法不是對於每個人都實用,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用的。像是大街上一個乞丐隨便說了幾句頗有哲理的話,只會徒惹笑柄,但是這名乞丐說完這句話後又引經據典,極為詳細解釋了出處,並且還加入了自己的思辨,那麼乞丐就會原地飛昇變成大師。
同樣的道理,韓山長本身就是修院最高領導,修為上更是此地前三的存在,這些雖然與他將要說的話沒有一點關係,但卻能成為一個重要的引子。在他有準備並且刻意的說出一句話的時候,他有著絕對的自信,會引動思想進行思辨。
當然了,對方一定不能是‘木頭’,必須要有進行思辨的能力,否則就是對牛彈琴。這種狀況各位看客可以參考‘費米悖論’。
費米當時對一群科學家說過一句“他們都在哪兒呢?”,然後就成為了一個悖論,如果說出這句話的人不是費米,而是其他人,那只是一個普通問句而已。如果聽客不是科學家而是一群普通人,那麼他們也不會理解費米這句話的含義。
書回正題。
所以韓山長才會對楊文興更加讚許。
所以楊文興才會對山長鄭重行禮道謝。
那麼楊文興的思想進行了一次怎樣的蛻變呢?
簡單來說,楊文興變的更加重視生命了。聽起來是不是很扯淡?其實一點也不!
修士到底是什麼?還算是人類麼?不管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他們都改變不了他們是生靈的本質。
生靈與死物最大的區別就是生命!
修士在追求長生的道路上,會時常遇到一些關於生命的問題,其中包括自己的生命與其他的生命。
楊文興現在修為還淺,而且他受到前世的影響,對於任何生命始終保持著敬畏的態度。
但他也不敢保證自己的這種敬畏態度,在今後的漫長歲月中會不會發生變化,從敬畏逐漸變得輕視,直到漠視!
這個問題以前沒有人能給他答案,他也未曾思考過。
而不用思考這種問題,更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
這是他曾經那個世界裡所有人永遠都無法驗證的一個問題。
畢竟在地球沒有人能活上三五百年或者是上千年,就算有些關於這方面的論調也都是假設。
但如今,有一個活了至少上千年的人在提醒告訴他,重視生命!局外人永遠無法想象這是多麼可貴的一件事情!
喜歡渾天仙盤請大家收藏:()渾天仙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