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極為理智,拒絕慕清彥的求親後便強迫自己拋去雜念,到木舍督建墨武。
她很清楚,不論是局勢動盪的突厥,還是和柳家的爭鋒,墨武都會成為她最大的底牌,也是保衛遼東的根基。
但她不知道慕清彥並沒有死心,府中張掛的紅燈籠不但沒有撤下去,反而還都貼上了大紅喜字,就是傻子也知道遼東郡王府是要辦喜事。
如此過了整一日。
長寧本想埋頭在木舍,可當第二批元件分派下去後,她便又得了空閒,這間隙讓她心煩意亂還是忍不住去了藏書樓。
其實這些日子,木舍和藏書樓都是長寧鑽研的地方,慕清彥眼睛看不到,許多慕家的古籍不能被外人接觸的就只能讓長寧來檢查,從這一樁來看,長寧早就已經將自己看做是慕家人。
只是如今二人陷入生離死別,難免讓人心傷。
慕清彥不在藏書樓,長寧一個人拿出玉瓶,想破解其中秘密。
一瓶米粒,能藏著什麼玄機呢?
長寧已經找人仔細眼看過,這就是普通的大米,沒有任何異常之處。
她新手撕下一塊大紅綢布,將米粒全部灑在綢緞上,紅白分明,她一一數來。
小玉瓶不大,只裝了九十二粒米。
“這當中到底有什麼秘密?”長寧捻起一粒在指腹揉搓,閉上眼感受米粒的稜角,忽然睜開雙目。
沒錯,米粒有問題。
她伏低身子,明亮的眼光從綢緞上掃過,每顆米粒都渾圓飽滿,像是打磨過一樣!
這米粒不是天然的,而是有人做過手腳。
長寧驀然想到,前世宋宜晟曾作出過一件稀世奇珍,是一隻能看得很遠的竹筒。
她記得,當時宋宜晟還為了討她開心,讓燒紙琉璃的工匠們連燒三個月,才打造出透光完美的琉璃鏡片放在竹筒上,讓她能看清天空中的鳥兒,雲朵裡的大雁。
不出意料的話,那件寶貝應該就是墨家機關術裡記載的東西。
而墨子機關術的秘籍分上下冊,為了督建墨武,慕清彥已經把下冊的內容交給她,並沒有吹制鏡片製造竹筒的辦法。
長寧思來想去,還是派人去問慕清彥,想知道他有沒有辦法放大米粒上的東西。
慕清彥聽到訊息派人帶長寧去郡王府的藏寶閣。
藏寶閣位於郡王府西側,高五層,又是建在王府最高的山坡之上,成了附近最高的建築。
一二層是一些古玩字畫,三層收藏著慕家的財務賬冊,四層則更貴重一些,是慕家歷代先祖的鎧甲兵器和行軍手札兵書之類,而五樓雖然地位最高,但事實上只是慕家存放族譜的地方。
因為世襲罔替,慕氏宗族倒是不小,只是宗主一支一直血脈單薄,常常是一脈單傳,所以主脈的冊子就供奉在最中央的匣子裡。
長寧此前已經來過藏寶閣數次,目的是歷代先祖的手札,希望能從中找到什麼蛛絲馬跡,不過結果當然是失望而歸。
但至少她對這藏寶樓並不陌生。
“郡王說,東西在藏寶閣的頂層,請您親自去取。”
長寧幾可以猜慕清彥等在頂樓,不過她也不是什麼矯情的人,且撩袍上樓。
慕清彥穿著白狐裘大氅,背對著她站在閣樓頂端的窗前。
窗是敞開的,月光灑下,為他的白狐絨毛渡上一層金色。
“怎麼開窗了,也不怕受寒?”長寧從樓梯上來邊想著關窗,還抱怨親兵不會伺候人。
慕清彥轉身,用一支小巧竹筒攔住了長寧關窗的動作。
“你說的是這個東西吧。”他問。
長寧接過竹筒檢查,發現這支比前世宋宜晟送給她的那支還要精緻,而且看上去這東西也有些年頭,竹面上油滑光亮,顯然是被使用過很多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