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清彥和鄭安侯一行擦身而過,他面容平平,沒有引起鄭安侯的注意,但那婦人露出的衣領卻引起了慕清彥的注意。
因為歷代的嫡公主都要下嫁遼東郡王,所以在柳後誕女的訊息傳來後,他的孃親便親手繪了花樣送到繡娘,讓她們用遼東獨有的織繡手藝做了九匹緞子上供長安,算是給小公主的見面禮。
而另外九匹,則由他孃親親自裁縫,製成他從小到大的數套中衣。
孃親繪的花紋,便是一角,他也不會記錯。
慕清彥回身,鄭安侯等人已沒了蹤跡。
遼東的貢品也不是尋常人可得的賞賜,而且過了十五年還穿著,看來,這是先皇后身邊的舊人了。
和鄭安侯糾纏的柳後舊人,還要登大道宮的門。
真是詭異。
慕清彥是聰明人,當初柳後之事他早有疑惑,如今正是解惑之時。
“無辜受克,總要予你些補償。”他說,沒有半分猶豫,撩袍回身。
大道宮的山門前已經聚集了不少百姓,
法事剛啟,熱鬧非凡。
道衍親自露面主持法事,讓百姓們的情緒更加高漲。
這可是皇帝都奉為仙師的道衍道長。
雖說他們這是盲目信奉,但祈福之心卻是虔誠。
慕清彥穿梭在人群中,他沒有忌諱平民百姓的粗俗低賤,被那汗臭味包裹,面上也沒什麼變動。
他就這麼施施然進入人群之中,周身清淡的香氣若有若無。
鄭安侯的轎子自然不用和百姓們擠來擠去,很快有人清場,山門前的道士通稟一聲,便放行。
慕清彥確定他們進了山門,回身轉到一側。
那是一片高聳的山岩,他抻了抻垂下的樹藤,借力一躍,雙腳踩在山岩上迅速攀上巖頂,在林中穿梭,遠遠跟著鄭安侯一行。
山下,小道士豎起一手向鄭安侯問安:“師傅說請侯爺在偏院稍後,”又轉向那抱孩子的婦人:“請女善人跟貧道來。”
婦人有些惶恐地看著鄭安侯。
鄭安侯表情倒是沒什麼變化,一抬下巴:“還不跟著小道長。”
“是,是。”婦人抱著孩子跟上,那嬰兒又開始啼哭。
婦人搖著孩子晃晃悠悠走進一間偏殿。
鄭安侯也四望一週,使了個眼色讓手下跟上,自己則去大殿祈福求籤。
慕清彥從後牆躍入道宮,走到婦人所在的偏殿。
殿中香火氣燻得嬰孩啼哭不止。
“殿裡不得喧譁,還請女善人將孩子交給貧道再行入內。”小道士說。
婦人下意識躲閃,但看到小道士面容和善,又遲疑著將孩子交給他,“道,麻煩道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