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趙桓披著一件黑色的長衣,因為身體的原因,他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有上朝。
趙淳在一邊乖乖的看書,另一邊,掛著幾張很大的地圖,包含了西域以及西域以外的廣袤未知之地。
“劉卿是什麼時候開始為大宋效力的?”
“回陛下,臣是靖康元年感懷陛下仁德,遂棄暗投明。”
“已經十五年了。”
“是的,已經十五年了。”
“我大宋的官,做的比他金國的如何?”
劉彥宗心思急轉,卻不知皇帝為何突然問這些,小心翼翼道:“承蒙陛下不棄,臣生是大宋的人,死是大宋的鬼。”
趙桓嘆了口氣,有些不悅道:“劉彥宗,朕知道你不敢背叛大宋,但你也不要以為朕不知道你這些年做的事情,朕不是個小氣的皇帝,你們有自己的人朕不在乎,但若是在關鍵的時刻影響了大局,朕也不介意把你的腦袋掛在城門口去。”
劉彥宗連忙起身,匍匐在地,惶恐不安道:“陛下,臣有罪。”
“儘快結束這場風波,中原要恢復元氣,西域還在打仗,朕不想朝堂上天天為了那些小事吵來吵去。”
“是!”
“在朕心中,百姓吃飽飯,大宋的商品跨越大海,西域被打通,西方蠻夷接受我漢家文化,比什麼都重要,不要再給朕惹麻煩了,知道嗎?”
皇帝的說已經相當直白,往往如此直白的時候,表示他的耐心已經沒有了。
“臣萬死不辭!”
“另外,你去遼東一趟,給朕查查遼東的賬。”
“遵旨!”
劉彥宗退下後,手心手背都是汗。
他回了督察院衙門,當天就收拾好行李,帶上人,往遼東去了。
為什麼會這麼快?
原因很簡單:保命!
皇帝真的要他去遼東查賬的嗎?
當然不是,遼東的賬還用查嗎?剛剛造完反,一大堆的爛賬,怎麼查?
趙桓讓他滾去遼東待一段時間就是不要讓他在中樞興風作浪了。
也表示趙桓不想再將遼王案無限放大了。
因為現在的主要矛盾是恢復北方的生產,以及西域的戰事。
朝廷諸公都是大宋樞機要員,關乎國家大事,掌控億萬百姓飯碗的人,整天為遊行的事扯來扯去,百姓的死活誰來管?
劉彥宗想趁亂攬權上位,安插自己的人,這事本身已經範了趙桓的大忌,沒有殺他,表示趙桓還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