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官人。”
“草民在!”
“繼續賣絲綢給大食國,有多少賣多少?”
“是!”
“順道,在替朕出使一趟大食,如何?”
薛東來微微一怔,道:“能為陛下辦事,是草民莫大的榮幸。”
“大食剛與遼國打了一仗,大食國的國王恨耶律大石入骨,你帶著朕的誠意去,就說耶律大石倒行逆施,願意與大食一同征伐遼國。”
趙桓又道:“你放心,朕會派高手保護你的安全。”
“是!”
“完成這個任務後,朕不會虧待你。”
見完薛東來,趙桓也不再在長安多停留。
他率領御林軍,一路向西北而去。
大約半個月之後,大軍就出了玉門關,抵達西域。
皇帝親征而來,西域戰雲密佈。
每日每夜,都有源源不斷的糧食從中原和江南,以及更南方,運輸到西域前線。
十萬御林軍,在五月初,抵達高昌城。
西北各府再抽調大量精銳西進。
左路軍都督吳玠手下已有五大軍團,每一軍團有四萬精銳,總兵力達二十萬。
右路軍都督岳飛的兵力高達三十二萬,有八大軍團。
三路大軍加起來有六十二萬,號稱百萬大軍。
又有北府、河套路作為後方糧食供給。
據政事堂和樞密院不完全統計,此次西征,參與到後勤建設的多達五百萬人。
當然,這個數字是誇張的。
他們將從長安城到興慶府,再到敦煌,修鐵路的民工也都算上了。
這其實存在著爭議,這些民工的行為的確為西征做了貢獻。
但嚴格來說,算是政事堂和各地官府日常建設開銷。
用三司使周朝的話來說,各地官員如是上報,顯然是想掩蓋本地花銷鋪張浪費的行為。
將部分開支強行綁到西征的支援上去,從而找中央朝廷臨時要錢。
無論怎樣,此次後勤調動規模之廣,史無前例。
這也看出了皇帝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