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地方的轄制包括以下四個方面:軍事、文化、經濟和金融。
只要這四點滲透得足夠徹底,那個地方想再逃都逃不了了。
在俺巴孩的腦袋被掛在大使街的牌坊上兩天後,隴拶和吐蕃各部首領就被押送到了京師。
今日的大宋邸報的頭版標題是這樣寫的:吐蕃賊酋盡數伏首,隴右迎來和平時期。
而東京快報則奔放了一些些,直接道:隴右賊酋伏首,新的商機已到,報復可能只在一夜之間。
今日所有的報紙都賣脫銷了,那些賣報的小孩笑得嘴巴都合不攏。
東京這個城市,就像一個飢餓的小夥子。
每天都有無數人進來,在這裡尋找發財的機會。
在東京邸報上有一個筆名叫唐哲的人這樣寫道: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普通人可以抓住機會,一夜暴富,富豪們也可能因為一步走錯,滿盤皆輸。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
正如這句話所說,無數人懷著希望來到這裡。
他們渴望抓住一切機會。
而朝廷每一次新的政策,每一次對外戰爭,都孕育出無數商機,抓住了,財富滾滾而來,名利、美女、金錢,接踵而來。
例如,這日邸報所刊載,隴右吐蕃賊酋伏首,朝廷對隴右叛逆打擊順利,很快會進一步採取安撫之策。
具體的政策朝堂之上暫無聲音,但已經有不少人在推測。
其中有人推測道:朝廷必然會興修公路,隨後將吐蕃強需求的產業大肆傾銷,加深吐蕃對大宋的經濟聯絡,從而推行交子。
有人則道:青唐與湟州讀書人太少,《經濟論》中提到,人才是發展的基礎,青唐與湟州缺了根基,朝廷會大力補充根基,若是現在有人願意去青唐與湟州之地,必然能謀個好差事。
就說那剛成立不久的“大宋經濟研究社”更加犀利點評道:茶葉、美食、音樂、馬球、歌劇和教育,都缺人,別問,去了就發財,有膽子就發財。
幾日之後,便陸陸續續有人從東京出發,前往隴右。
而此時,河西的蠻族因為失去了首領,更是一盤散沙。
清掃工作已經進入尾聲,那些與俺巴孩一同來的部落首領有的餓死在路上,有的則被宋軍殺死。
興慶府、涼州、宣化府、肅州等州府開始舒緩堅壁清野的策略,讓百姓出城,重新回到故鄉。
這個訊息立刻讓東京城有些人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起來。
蠻族雖然沒有攻下州府城池,但對河西的破壞也是不容小覷的。
餓極了的蠻族,就像蝗蟲一樣,田地裡的莊稼還沒熟,就收了開始打穀吃。
因為缺乏漢人的農業技術,許多莊稼都浪費了。
這導致河西出現了一片糧食真空。
對糧食的急缺,就像沙漠中許多不喝水的旅人對水的急缺一樣。
這一局面,在蠻族南下的時候,商人們就已經預料到了。
大家只是在等待時機而已,一旦蠻族被清退,糧商就開始行動。
例如東京鼎鼎有名的大富豪朱青,他的商隊早就在長安城囤積了大批糧食。
例如長安城的薛東來,也早已開始囤積。
因為他們知道,朝廷必然會拿出錢來賑災,為災民購買糧食。
事實也證明如此,唐恪不得不以超出市場價的價格開始在長安城和東京城兩地購買糧食。
他也曾經向虞允文提出朝廷撥發戰略儲備糧食,但被虞允文和張孝純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