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兵跑死了六匹馬。
當訊息傳到朝堂上,滿朝皆驚。
由於訊息滯後,他們並不知道北原寨的危機已經解除了。
一時間,大臣們急得團團轉。
有大臣急匆匆跑到趙桓面前,請求趙桓調岳飛回援興慶府,坐鎮河套路,穩定大局。
也有大臣建議讓幽州的种師中調兵去支援北府。
還有大臣希望將駐紮在黑山一帶的折顏質調集過去。
總之,為此,朝臣們又開始爭論不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後,趙桓決定什麼也不做。
特麼的,後面的人對前線的情況一無所知,僅僅瞭解到了敵人來了,就慌了陣腳。
還特麼要提議把駐紮在西垂的岳飛調回來,這腦子是有坑吧!
若這事擱在趙佶朝,八成就是後面的外行開始對前線亂指揮了。
趙桓乾脆自己躲到深宮裡,所有大臣一律不見。
這群大臣,玩政治玩久了,就有風聲鶴唳的臭毛病。
西北的局勢,自有唐恪、岳飛這些人去解決便是,再說了,還有宗澤坐鎮。
趙桓若是這個時候出面說話,這些個文臣又喋喋不休沒完沒了了。
次日,深宮內的趙桓,收到了司馬君如的密信。
他看完後,這才對整個局面有了瞭解。
他非常震驚地自言自語道:“耶律大石不應該這麼蠢啊!剛打下喀刺汗國,就來跟朕硬碰硬?難道在西北待久了,腦子被通化了?”
趙桓根本就不擔心北府會淪陷。
只有這些一直待在東京城,過慣了富貴生活的大臣,才寒蟬若驚。
連唐恪都沒有急著寫十萬火急的奏疏上來。
知道西北公路佈局的人,以及親自去見到士兵們的訓練的人,都不會慌亂。
如今的大宋,比當年滅夏的時候,不知要強大了多少倍。
西北的運輸系統,糧草動員能力,以及後補兵員的支撐力,可以說是整個大宋最系統和完善的。
河套路內,幾條主幹道早就已經竣工。
退一萬步,北府真的不支,岳飛隨時可以抽調精銳,一夜之間就能從西垂上到北府,殺蠻族個血流成河。
草原上那幫野人,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和誰打!
喜歡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請大家收藏:()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