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在的宗室來說,這是一種恩賜。
對趙桓來說,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總不能讓他把所有犯事的宗室全部廢了,那樣波及太廣。
古代的統治,講究氣運,皇帝若是在宗室裡大動干戈,全天下不會認為皇帝你大義滅親,只會認為這大大折損了趙家的氣運。
殺幾個典型,已經夠了。
站在最高層面來看,這才是最穩妥的處理辦法。
而且,從某方面來說。
縱觀時間長河與地理位置,華夏是需要競爭的。
大一統有利也有弊。
利自不必說。
弊在,沒有了外敵,所有矛盾都會內移,皇權為了保護自己,則開始禁錮思想,開始嚴重內耗。
這也是為何春秋戰國,能誕生如此多偉大思想的原因。
最合理的局面是在確保中央帝國的強大與安全下,在遙遠的地方分封出許多諸侯國。
這些諸侯國,必須接受華夏的文化、貨幣、律法和商業規則,有自己的軍隊,但也必須駐紮中央帝國的軍隊。
如此,即為中央帝國節省了管理成本,同時為整個華夏文明奠定了安全競爭的局面。
至於後世的後世,能否守住帝國,趙桓就決定不了了。
畢竟,沒有任何一個制度能確保萬世基業,能確保後人繼續做皇帝的,只有後人本身能力強,靠削弱周邊來鞏固中央帝國,這是保守的守成之策。
強者,應該勇於面對競爭!
如此,文明有了活力,才有了無限可能。
他現在佈下的諸多局,能確保的是,華夏文明的影響,華夏文明不斷強大和傳播。
當然,不同的地方,需要的方式不同。
例如往西邊的擴張和管理方式,與東南和南洋的肯定是不一樣的。
宗室們對皇帝感恩戴德,這場酒大家喝得都很開心。
與宗室談完後,皇帝便匆匆離去。
趙仲琮在皇帝的書房前恭候著。
“這件事交由你全權安排,確保趙子崧帶領族人前往真臘,確保趙叔向帶領族人前往占城。”
“遵旨!”
趙仲琮猶豫了一下,還是道:“陛下,萬一,真臘與占城,都不願意接納……”
趙桓簡單扼要地說:“朕不需要他們接納,這不是商議。”
趙仲琮這才明白過來,皇帝是要發動戰爭!
讓宗室們自己去打地盤!
“此事,你需要與李綱、种師道、徐處仁做商議,需要給他們多少人,多少糧食。”
“這……若是宗室們打不過……”
皇帝淡然道:“打不過,就等著被殺,自己的領地守不住,還有臉回來?”
趙仲琮打了一個寒顫,皇帝可真是夠狠的。
皇帝又補充道:“去那裡,不是到了就打仗的,那裡地廣人稀,先劃一塊地駐紮下來,這些瑣碎的事,朕就不過問了,你去找李綱他們,對了,讓石洵安排人去那裡建學校,諸侯國所有的文化教育必須與大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