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六年朝廷避開了七夕佳節,選在了七月八日這一天,對外公佈了魯郡公父子,魏縣公和濟王的罪行,並宣佈了處理結果。
一時間,在大宋激起了軒然大波。
宗室案是靖康六年影響最大的案件,朝廷卻給天下做了一個表率:皇親國戚觸犯了大宋律法,與庶民同罪!
這件事在民間影響深遠,甚至後來,有一位民間史學家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這樣說:靖康六年的宗室案,標誌著大宋律法開始完善,並且具有普世的權威性。
不過,有人認為是從專利法開始的。
事實上,不僅在民間有深遠影響。
宗室案,也讓百官對皇帝更加信服。
這幾年,皇帝對貪官查得太狠,其實許多官員私下是有怨言的。
但現在,他們無話可說了,皇帝連自己族裡的人都殺,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宗室案並沒有這麼快結束,這次的案件波及之廣,令所有人意外。
例如朝野上下都在關注的岳飛案,遲遲沒有回應,引來了無數猜測。
有人認為,皇帝一定不會懲罰岳飛。
理由很簡單,岳飛是滅交趾的功臣,是伐夏的功臣。
這兩件功勞,隨便拿出一個來,都足以震住軍中大佬。
並且岳飛還是皇帝的小舅子,儀福帝姬的丈夫。
無論是中府元帥,還是中央戰區都督,都很看好岳飛。
有人甚至認為岳飛是大宋未來的元帥。
在民間,也有熱血少年視岳飛為偶像。
而且,岳飛參與的幾場戰爭,現在都成了帝國軍事學院的經典授課案例。
在軍中,也有不少人敬重岳飛。
那位在滅夏戰爭中,打得仁多保忠全軍覆沒的吳玠,就是岳飛的忠實崇拜者。
所以,人們更加篤信,皇帝不會真正處罰岳飛。
但有了宗室案的前車之鑑,這個猜想似乎有些勉強了。
岳飛私調軍隊,是觸犯了大宋軍法,監察院已經整理好所有的案件細節,朝中也少有人敢在這件事上為岳飛說情。
幾大戰區的軍方大佬們都在關注著皇帝的態度。
所以,懲罰岳飛不會有太大的懸念,就看皇帝是怎麼罰了。
若罰輕了,不足以震懾軍隊,若是罰重了,的確造成了人才損失。
在這件事上,監察院的軍御司秦檜態度非常強硬。
他請求皇帝免去岳飛軍中一切職務,將岳飛直接發配到隴右都護府。
為此,秦檜引來了不少罵聲。
有人罵他斷大宋脊樑,有人罵他是金賊奸細。
甚至有人在秦府門口扔東西,表示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