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石洵懷疑,這一次江陵府事件,背後也折射出這一層原因。
石洵離開後,趙桓想了很久。
只靠朝廷內部的自我革新是遠遠不夠的,中央朝廷要打破根植在地方上幾千年的頑固勢力,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
需要花的時間太長,而且中間的風險程度太大。
還是要藉助百姓們的力量啊!
但是,大宋的百姓的自主權意識並未覺醒,很容易造成民間動盪,被有心之人利用,局面崩潰到朝廷無法控制的地步。
思來想去,趙桓還是覺得不可操之過急。
治大國如烹小鮮,需要慢慢調理。
每一個時期有每一個時期要解決的問題,方式也不盡相同。
貪官和惡霸無法是仗著古代交通和資訊落後,等交通網路覆蓋起來,中央的組織健全,這些事都會迎刃而解。
眼下最重要的是,將江陵府的地方勢力先踩碎,也算是殺雞儆猴。
至於大局上,先保證稅收和百姓的收入這兩大塊。
唉……
趙桓也不由得嘆了一口氣,他來大宋已經五年了。
現在的心情,與剛來的時候,肯定是完全不一樣了。
人在這五年的時間,經歷了那麼多事,急躁的性格也慢慢被磨了一些,身上也有穩沉和平靜的一面了。
皇帝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多好當,難怪歷史上有那麼多皇帝都是短命鬼。
不過,趙桓的天性是改不了的。
冒險!急躁!
幾天後,翰林學士石洵和大理寺就江陵府案,向朝廷提交了審查結果。
這個結果是,始作俑者為江陵府漕幫!
這個結果在之後的半個月,都搶佔在大宋邸報的頭條。
關於漕幫的前世今生,都被那些筆桿子吃飯的人給挖出來了。
漕邦幫是藉著朝廷的漕運壯大起來的,在漕運發達的地方都有,不過是各自為政而已。
朝廷公佈的結果是,滅門慘案就是漕幫直接指使的。
大宋邸報的人發現了背後的主使者,所以被殺人滅口,嫁禍給知府。
這立刻在大宋引起了轟動。
隨後,朝廷以雷霆手段處置了江陵府的漕幫,漕幫幾乎所有的大佬全部被斬立決,家人被髮配邊疆。
凡是與漕幫有牽連的人,一律問罪,並且以後不允許再有漕幫存在。
此後的漕運,皆又正規商社承包。
據說,江陵府的漕幫事件,死了一千多人!
整個荊湖路的漕幫都被連根拔起了。
隨後,大宋邸報接到一個政治任務,連續三個月將懲治貪官,打倒地方惡霸刊登到邸報的頭條。
並且監察院下面的政宣司也接到了政治任務,每一個村裡的牆面上都必須寫上懲治貪官,打倒地方惡霸的字。
政宣司必須在每一個村有一塊辦公的地方!
每天必須在村裡宣傳朝廷的核心思想。
就在靖康五年的九月,麥子成熟的季節,大宋朝廷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皇權下鄉行動。
喜歡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請大家收藏:()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