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宋朝的官員們到底最怕什麼?
最怕自己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這種東西是最無奈的,最不可能挽回的,最倒黴的。
所以啊,張沅腸子都悔青了。
萬萬不該睡醒了開啟那扇窗戶啊!
第二日,朝堂之上。
徐處仁彙報了幾個重要的事情。
一、去年關於遷移二十萬人到東京城一事,已經完成任務,今年東京城多了二十萬人,一部分人住進了城外的新宅區,一部分人則在城內租房住下,極少部分人在東京城內買了房,這些能在城內買房的都是超級富豪!
新的外來人口除了能買得起房的,戶籍都被登記為客戶,他們大多是鄉村下戶,周邊城鎮的下五等戶。
有的是被迫來到東京城,有的是願意來東京城。
當然,在徐處仁的彙報中,這些人聽說能到帝都來,各個歡天喜地。
不過,來了一段時間,許多人在東京城也找到了養家餬口的工事,漸漸大家的情緒也都穩定下來,甚至生活似乎比以前要好過一些。
二、關於中原、南方空置出來的田地售賣、收歸和分配的處理。
一半的田地賣給普通百姓,平均每人一畝地。
另外一部分則拿出來,由樞密院統計近兩年軍中有功將士,按照軍功分配田地。
最後一部分則收歸朝廷自有。
三、關於新稅政的落地實況。
現除蜀中、夔州未實施新的稅政,整個大宋都已經在按照新政實施,包括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以及福建路。
四、關於新農學執行的情況。
陳旉在江陵府的新農業生態已經初步執行,執行的村鎮,糧食的產量,比往年翻了一番!
五、水泥製造廠已經有三座在江陵府動工完成。
之所以選擇江陵府是因為江陵府地處華夏腹地,四通八達,通往東南西北皆為便利。
水泥年後可開始投入試用階段。
徐處仁彙報完後,唐恪便開始彙報他商部的事情。
一、今年東京城有二十萬人在商虞司的招募下,獲得了工事,有了收入。
北都幽州、西都長安、東都杭州,分別有十五萬人、三萬人、三萬人加入了朝廷工事的隊伍。
二、藝造局下的大宋四大官繡年產五萬匹絲綢,官窯年產三萬陶瓷。
事實上,官繡以往比這要多很多,只是兩浙和江東路一帶,幾年前因方臘造反,波及甚廣,連絲綢的產量也受到了嚴重的波及。
至於民間秀坊產量,商部尚未完成實際產量統計。
唐恪在彙報的結尾加了一句:來年改稻為桑的政策開始實施,絲綢的產量將會翻倍。
三、關於民間商人的扶持。
目前已經確定六人,分別在東京城和其餘四都,另外加上了一個江陵府。
各自所在的商業領域也不盡相同。
政事堂兩位大佬彙報完會,便是翰林學士石子明瞭。
教育和學術可以說是當今天子最重視的領域之一,他和大宋的經濟、軍事有著緊密的聯絡,是大宋國力提升的重中之重。
喜歡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請大家收藏:()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