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氏戲館
文嬸子很樂意帶軒軒玩, 她自己生了兩個閨女之後,因為身體原因沒有繼續生養了,之前看大女兒生了孩子,她又回想起來自己帶著半大小孩的時光。
軒軒這個年紀正是很可愛的時候, 他又不太認生, 文嬸子巴不得軒軒在她家多玩一會。
鄭宇拋下還在忙活新房子的幾個兄弟,自己悄悄跟文琪去了鎮上。不知道為什麼, 以前他們也沒少一起出門過, 但他總覺得這次的感覺很不一樣,讓他渾身都帶著一種既歡快又扭捏的勁兒。
顧氏戲館似乎很受歡迎, 鄭宇跟文琪很輕易地找到了他家門面。跟商戶不同的是, 戲館佔據了一整個大院,要不是外面張燈結彩, 掛了戲館的名號,一般人只會覺得這是一個大號的民居。
文琪問了門口的小廝,把她跟鄭宇的請帖交給他之後, 小廝領著他們到戲館內部的二樓前排坐下。文琪道謝後,細細觀察了周圍的情況,覺得他們這個位置應該屬於二等座位,另外二樓還有幾個小包廂,那個可能就是最高檔的座位了。
按照唐老闆的說法,這連戲跟現代的連續劇一樣,戲館大概每十天更新一次。比如說他們今天演了第一幕戲,那麼十天後, 第一幕戲就會撤場,開始演第二幕。
不過剛剛那個小廝也說了,這是顧氏戲館剛來武泰鎮做生意,為了先讓客人喜歡上看戲,他們整個十一月份會先後上演三場獨幕戲。獨幕戲是指戲劇所有的內容會在一場戲中交代結束,這樣一來,客人就不必等待十天後的後續更新。
文琪跟鄭宇過來時,剛好是下午場要開始之前。這裡上午、下午、晚上分別上演不同的戲,下午場戲名是“金枝賀歲”,據說這是顧氏戲館成名後,有人根據某個人物的親身經歷改編的戲本。
戲裡女主人公是皇室親族,故謂之“金枝”。大家都知道平王朝的皇族姓王,但戲本裡可不會真把這個姓弄進去,所以女主人公的名字直接用了金枝這個詞。
文琪開始時還看個樂呵,但隨之劇情的進展,不知為何,她總覺得自己好像開始能預知後面的發展、即將出現的重要人物等等。這不像是超能力,而是她腦海裡有一點類似的記憶,這部戲劇引導著她記憶裡的某些東西活躍起來了。
“妾不願王都奼紫嫣紅徒盛開……”臺上的花旦用好聽的唱腔唱著臺詞,文琪只覺得自己腦中一懵,嘴裡就把下一句接上去了。
“金枝為筆,夜幕做屏,畫出這良辰美景入君夢來!”
明明這是劇中男女主確定心意的美好時刻,文琪卻眼眶微澀,豆大的淚珠突然從一邊眼角滾落下來。她茫然地用手背擦去臉上淚痕,不明白自己這是怎麼了。
明明別的人都因為劇情,露出了會心的笑容,她怎麼會哭出來呢?
鄭宇注意到文琪的不對勁,他那手在她面前晃了晃,問:“怎麼了,眼睛累了嗎?還是這戲是你以前在安都看過的,你想起了什麼?”
對哦,這個世界的文琪,她是從小在安都長大的呢,會知道一部老戲的劇情也無可厚非——可是,現在的文琪,她為什麼也會知道?
文琪的手掌在膝蓋上微微使勁,用疼痛來使自己清醒一些。
比起對劇情的預知,她剛剛的感覺更像是,好像她認識劇中的男女主一樣。
戲劇中的他們多幸福,可後來他們過得並不好不是嗎?
金枝拒絕家裡原定的親事,男主也向皇帝婉辭入官一事,兩人辦了風風光光的婚禮……這之後呢?之後不是因為一直喜歡男主的真公主總是找事,金枝不願意家裡為這事為難,跟男主遠離王都,去了另一個城市嗎?
女主是王都的皇親,但卻自降身份,從王都到了安都的王家,做了這邊的義女。他們度過了短暫平和的人生,有了孩子,有了一群朋友,卻還是被公主找上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