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非常熟悉的感覺嗎?
白夜只是看著。
自從腦海中的那個聲音告訴她“你可以這麼做”之後,她就一直是這麼做的。當格洛麗亞成為格洛麗亞·瑞思貝萊特的時候,她在看著;當格洛麗亞發覺自己成為了一個很不得了的秘密結社的成員時,她在看著;當格洛麗亞戴著獵鹿帽與格子披肩,興致勃勃地往陰沉沉的宅邸門口掛上“華生與福爾摩斯偵探事務所”的招牌時,她仍然在看著,因為她已被允許,可以不成為任何人,只作為自己而活著。
儘管直到現在,白夜依然沒有明白,自己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但透過長時間的觀察,她卻逐漸明白了格洛麗亞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這個不知何時出現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傢伙,明明是第二人格但性格卻與自己截然相反的傢伙,口口聲聲說會幫助她實現心願的傢伙,看起來不怎麼聰明,實際上……確實不怎麼聰明,甚至還有點笨拙。
但她很認真,是一種讓白夜都感到害怕的認真。
無論身份與記憶如何變化,她總能很快地將自己代入進去,在舞臺上每一個角色之間流暢切換。身為公主的時候就應該優雅高貴,身為演員的時候就應該從容大方,即便是人世間最普通的一個女孩,她也能演繹出那種最普通的模樣,平平無奇,毫不引人注意。
這應當說是一種獨特的天賦。事實上,想要扮演好這些角色並不困難,因為關於她們的性格、背景、生活習慣、說話方式乃至行事風格等設定,通常都會伴隨那些忽然出現的記憶一同湧入你的腦海,然而如何接受它們才是最關鍵的問題。白夜做不到,她對一切不屬於自己的記憶感到極端厭惡,甚至可以用憎恨來形容,寧願被他人視為瘋子或心理疾病,也要將它們趕出自己的腦海;然而格洛麗亞接受它們的速度卻猶如海綿汲取水分一樣自然且迅速,這或許與她本來就空無一物有關——什麼都沒有的容器,自然不會抗拒來自外界的注入。
用不太禮貌的說法,白夜甚至覺得她天生就是為了成為某個人的影子而存在的,這裡的“某個人”並不特指一個人或一類人,而是在你的生命歷程中無數個似是而非的影子,鏡子中的殘象,過去已經死去的人,現在還在活著的人,未來即將誕生的人,無不囊括。常人無法想象在一面鏡子中看到無數個不同的自己時的心情,少女卻心安理得地全盤接受,正如她對白夜說的那樣:“我是為了回應你的心願而誕生的。如果你不想成為某個人的話,那就讓我來成為她好了。”
而白夜呢?
白夜只需要看著。
多年來她一直在與一個漫無止境的迷宮、一面環環相扣的鏡子和一片朦朧詭異的夢境為敵,她就像一名傷痕累累計程車兵,以自己的頑固和堅硬為武器,在年復一年的迴圈交錯中尋找著攻破世間孤獨的絕妙戰術,卻屢遭慘敗。她被迫退入自己在心靈高地上築起的堡壘,將戰爭的重任託付給那個剛剛踏上戰場的空白靈魂,自己則蜷縮在角落裡默默舔舐傷口。
也許一開始她只是想讓自己緩一口氣,待恢復過來,馬上又會投入那場永無止境的戰爭中去。但漸漸的白夜發現當她不再戰鬥的時候會活得比較輕鬆,這座保護著她的堡壘無比堅固,它的地基是冷酷的眼淚,牆壁是不屑的笑容,城牆上還架著名為孤僻的弩箭與名為抗拒的火炮,足以阻擋一切來犯的敵人。然而更重要的是她的繼任者似乎比自己更適應這場戰爭,她不是透過戰鬥、而是透過與敵人的共存來消弭戰火的,這聽上去有些妥協的意思,可如果妥協的人不是自己,或許就無所謂了吧?
意識到這一點後,白夜很少再走出自己的堡壘,更以一種冥頑不靈的態度抗拒著一切與外界的交流,不認為自己和他們之間有任何溝通的必要,這讓她變得愈發冷酷,沉默得如有一副被風雪打磨出來的鐵石心腸。唯一能讓她開口的人是格洛麗亞,前面已經說過了,她雖然適應能力很好,總能積極代入每個角色,但卻有些笨拙,所以在扮演角色時常常會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向白夜尋求建議。我要怎樣做才能演得更加自然呢?我被人懷疑的時候該怎麼做啊?怎麼辦我好像要暴露了呀?每到這時候白夜就會默默地從屬於這個角色的記憶裡翻出她需要的那一部分,告訴她應該怎麼做。她一向抗拒這些記憶,可唯獨此時例外,連少女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
唯一能讓白夜離開這座堡壘的人也是格洛麗亞,儘管只是暫時的離開。她總是以自己需要休息、自己想要偷懶、自己今天沒心情扮演之類的理由,強行換成白夜來操控這具身體。白夜自然是看出了她的小心思,畢竟她從來都不會遮掩,還總是自以為高明。格洛麗亞或許是好心的,可白夜愈是與外界接觸,就愈是厭惡他人對待自己的態度、厭惡腦海中那些莫名其妙的記憶、甚至厭惡起這具可以成為世界上任何人唯獨不能成為自己的身體。她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做出違背了角色身份的事情,以至於在格洛麗亞扮演的每一個角色中,幾乎都出現了“人格分裂”的症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然,人們只會覺得格洛麗亞是正常的主人格,而白夜則是那個邪惡的副人格——或者說,負面人格。
白夜對此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甚至隱隱放任,因為她有時候也會覺得,格洛麗亞才是最適合這具身體的人格,而自己如果真的是從詛咒中誕生出來的副人格就好了,某一天消失得無影無蹤,那樣困擾自己的、困擾格洛麗亞的問題,就都不存在了。
後來她以白夜的人格出現,做了一些很過分的事情,對這些傳言推波助瀾,更加坐實了格洛麗亞才是主人格的事實。但格洛麗亞發現之後卻很生氣,那是兩人頭一次吵架。儘管很快就和好了,但白夜依然為她不懂得自己的良苦用心而氣惱,覺得這傢伙簡直是個笨蛋,什麼都不懂,又什麼都想要。從那天開始她和格洛麗亞說話的語氣就變得冷淡和嚴厲起來了,對她的稱呼也換成了“小笨蛋格洛麗亞”,格洛麗亞對她也不再是一味地附和,偶爾會反駁一兩句,被罵了就一臉不高興的模樣。
但兩人心中都很清楚,這絕不是因為她們的關係變差了,應當說恰恰相反才對。
一體雙生的兩個人格就這樣維持著一種奇妙的關係,一路走了過來,直到在倫威廷市,她們遇見了那位有著銀色短髮的年輕人,從此改變了之後的命運。
與這些來歷不明的旅人接觸,絕對是少女一生中做出的最大膽的決定,這一點無論對白夜還是對格洛麗亞來說都是一樣的,但那或許也是缺乏安全感所導致的必然結果吧。當格洛麗亞以結社成員的身份潛伏,秘密竊取情報時,白夜已對未來的命運有所預感;而當她從林格一行人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後,這種預感並沒有轉化為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她對此懷有冷漠與剋制,彷彿那個所謂的“少女王權”的身份並不是她一直苦苦追尋的“自己”,只是過去無數次轉換身份中尋常的一次罷了,它很快就會消失,直至成為另一個人。
格洛麗亞倒是很興奮,她覺得自己終於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王權與詛咒,命運與未來,渴望的與迫切的都在相互呼應。她對新的同伴寄予了過分沉重的期待和毫無預兆的信任,甚至想要將自己的真實身份告知他們,但最終被白夜阻止了。後者告訴她,為了取信這些人,關於詛咒和雙生人格的部分可以透露,但不能完全透露,最好是修飾一下,將格洛麗亞說成主人格,而她是詛咒中誕生的副人格。
“為何啊?”這個小笨蛋還傻傻地問她。
白夜當然不想告訴她真正的理由,於是隨便找了個藉口敷衍:“因為你看上去太好欺負了,如果他們知道你是詛咒中誕生的人格,又不會反抗,會不會想要把你消滅呢?所以由我來當這個副人格,表現得冷酷和嚴厲一點,他們應該就不敢輕舉妄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