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劉文秀拿著張嫣的懿旨,也只得將他們全部繳械看押了起來,將滿腔的怒火壓下。
“吳將軍,太后口諭,賊軍殘部由左良玉負責圍剿,命你即日率軍返回北方,不得停留,至於這些降兵降將咱家自會處理。”
盧九德對吳三桂和這些北軍顯然也反感排斥,所以語氣有些嚴厲的道。
“臣謹遵太后懿旨!”
吳三桂朝著南京方向拱了拱手,臉皮也是一陣抽搐,見太后這樣急吼吼的趕人,心中那叫一個鬱悶呀。
畢竟襄陽城的賊軍是太后招降的,逃入大別山的孫可望,顯然也輪不到他頭上了。
忙活了這麼久,三個賊首一個沒抓到,功勞也沒撈到多少,襄陽失陷的責任卻是跑不掉的。
心中別提多難受了。
可大軍進入了湖廣,也就意味著同時受到了張嫣的節制,如今太后讓他滾,他還真不敢賴在這裡繼續圍剿孫可望。
知道湖廣肯定沒戲了,吳三桂便將希望全部寄託在了西北的闖王身上。
第二天,便急吼吼的帶著大軍北渡漢水,同時命令分散於各地的前軍全部撤回河南。
其實吳三桂還真不想留在湖廣,留在湖廣不但要受張嫣的節制,束手束腳,還容易遭陛下猜忌,哪有回到河南做一言九鼎的大將軍爽?
若是襄陽不歸南方管,他根本無需上報,完全有權利自己做主處置,也可以毫無顧慮的去追擊孫可望,那裡會讓功勞白白被左良玉搶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不渡過漢水後,一下船,吳三桂就感覺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就好像身上的那道枷鎖沒了一樣。
而盧九德也帶著劉文秀等一眾大小將領返回南京,至於普通士兵,則是分批次押往武昌看押。
五日後,前軍各營全部回到南陽,吳三桂這才帶著左夢庚朝著潼關殺去。
而劉澤清和高傑在潼關已經攻了將近半月,手下的幾萬降卒都敗得差不多了,仍然無法攻破潼關,又見吳三桂帶著大軍即將返回,兩人一時也是急得團團轉。
“劉兄,攻滅闖王的功勞,絕不能讓吳三桂那龜孫子搶走,快想想辦法呀”
“高兄弟,老哥又何嘗不急?可這潼關易守難攻,憑那些降卒恐怕是很難攻破的,為今之計,也只有從山西借道了。”
“這…這會不會太冒險了?”高傑有些猶豫。
“怕個屁呀,闖賊已經是窮途末路,只要我軍殺入西北,必是人心浮動,爭先歸降!”劉澤清不屑的道。
“行,那還請劉兄坐鎮潼關,我帶兵繞到山西直撲長安。”
“唉!高兄弟怎麼說也和闖賊有舊,未免到時尷尬,還是讓老哥去吧。”
“不不不,劉兄,我和闖王有大仇!”
兩人一時竟然爭執了起來,誰都想帶兵繞道去長安,生擒闖賊。
誰曾想,兩人還未爭出個結果,吳三桂的命令就到了,讓兩人停止進攻,原地駐守,等待大軍到來。
這無疑將兩人氣的是暴跳如雷。
喜歡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請大家收藏:()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