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天下第一城池的美譽,絕不是無地放失,而是實實在在的重要。
好在有左良玉這個老將在,一番分析,便得出了賊軍偷襲襄陽的兵力不多,八成是一支小股部隊,偷襲襄陽後不可能再有其他作為。
而賊軍的主力大軍,也很難在吳三桂的眼皮底下南下襄陽,所以襄陽雖然被偷襲,但影響並不大。
聽了左良玉的分析後,張嫣和馬士英等一眾文官這才安下心來。
“太后,那吳三桂簡直飯桶一個,幾十萬大軍讓他指揮,竟然還讓賊軍竄入湖廣,偷襲了襄陽,簡直無能之極!”
左良玉自然不忘趁機上眼藥,狠狠的編排吳三桂。
那吳三桂算個什麼狗東西,論資歷根本無法和他比,不就是走了狗屎運,憑什麼又是封侯,又是封大將軍,位列大明第一武將?
若是換他去指揮,早將闖王和八大王那幾十萬烏合之眾滅掉了,那裡會讓他們有機會竄入湖廣?
張嫣聞言秀眉微蹙,對吳三桂顯然也非常的不滿,卻也只得擺擺手說道:“此事哀家倒也不好下旨訓斥,陛下日後自有定奪,雖說襄陽的兵力不多,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要做出應對的,不知左愛卿有何高見?”
“太后所言極是,臣願請戰,率軍去收復襄陽,只需三萬人馬,一月內必收復襄陽,剿滅南下的賊軍。”
左良玉知道立功的機會來了,趕緊請戰道。
賊軍不入湖廣,他不好請戰,如今賊軍連襄陽都攻佔了,南方派兵去收復,名正言順。
張嫣卻是面露猶豫,雖然烺兒已經給了她南方所有的軍政大權,襄陽屬於南方,她派兵去收復理所應當,也不算越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要是讓左良玉去了必定會和吳三桂起衝突,兩人恐怕誰也不會聽誰的,到時反而會適得其反。
於是想了想道:“難得左愛卿有此報國之心,不過襄陽還是讓吳三桂去收復吧,將第十鎮調往武昌防守賊軍南下即可。”
“太后聖明!”
左良玉只得答道,臉上的失望卻是怎麼也掩藏不住。
而馬士英和一眾文官從始至終都未發一言,就像政務上左良玉也從來不多嘴一樣。
馬士英和左良玉也從不往來,話都很少說,顯然兩人心裡都跟明鏡似的,知道一旦他們插手軍事和政務,恐怕離死期也就不遠了。
陛下在南京還好,陛下如今不在,兩人都是更為小心謹慎,生怕多說兩句話,就會讓陛下誤會猜忌。
南京除了第十鎮,還有十萬招募的新兵,加上各地的駐軍和重慶的第九第八鎮加起來足有三十萬人馬。
這是朱慈烺為了以防萬一,留給張嫣和坤興公主防守南方的本錢。
可以說哪怕北方的明軍全軍覆沒,局勢崩潰,憑藉這三十萬大軍,也能牢牢的守住南方半壁江山。
所以第十鎮被調往武昌後,江南並沒有出現什麼大的波動。
只是第十鎮抵達武昌後沒多久,吳三桂派遣的快船便也抵達了南京。
得知大西軍已經大敗,襄陽的賊軍也被包圍,馬士英和張嫣都是鬆了口氣。
喜歡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請大家收藏:()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