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嫣聞言點點頭,總算是鬆了口氣。
隨即朱慈烺又囑咐了馬士英一番,便讓他告退,立即將詔書明發天下,兩年後,正式舉行神武朝第二次科舉。
而今後,科舉每年都會舉行一次,府試三月舉行,在各省首府統一舉行,由各省禮部分部主持。
中了秀才後,可以立即前往南京參加六月的鄉試,也可來年再參加,這點是沒有限制的。
會試則定在每年的十月暫時同樣在南京舉行。
而今後的科舉,也將分為四級,分別為府試,鄉試,會試,殿試。
其中正科和文科的殿試,只是走個形式罷了,工科卻主要就是殿試。
比如物理,你只需要提出一個理論,皇帝覺得有道理,那麼你便就透過了考核,成為進士,如果你不但提出了理論,還能用實驗證明,那麼更是會被直接賜予大學士頭銜。
而化學則相反,雖然你不知道其中的因果關係,但只要提煉出了實物,得到皇帝的認可,便都能透過考核,如果你不但做出了實物,還能將因果關係說清楚,同樣會被直接賜予大學士頭銜。
原本朱慈烺以為他的科舉改革詔書釋出出去後,會引起巨大的震動和反對,但事實是震動確實非常大,但凡對聲音卻出奇的沒多少,這讓朱慈烺也是奇了怪。
可他已經懶得管這些了,又交代了張嫣和坤興公主一番,便啟程前往北京。
而整個江南無數的人,都在瘋狂的尋找與算學相關的書籍,同樣無數的人都在熟悉詔書上的那十個數字,和相關的符號以及公式。
江南的讀書人之所以沒反對陛下的科舉改革,那是因為比起以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如今的科舉無疑要簡單多了。
現在的秀才只要學習一下算術,考中舉人那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同樣舉人只要學習一下算術,考中正科進士當官,也是十拿九穩。
相比起鑽研四書五經,那十個數字和相關的公式,天元術,實在不要太簡單了。
因為那些東西都是死的,只要肯花心思鑽研個兩三月便能掌握。
畢竟能考中秀才舉人的哪個是蠢材?起碼那記性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至於那文科和工科,關他們何事?誰愛考,去考好了,考中了也只能做個虛官,有個屁的前途。
可那些酷愛書法,擅長音律的人卻不這麼認為,尤其是秦淮河的一些名妓。
同樣凡是識點字的,能寫會算的掌櫃夥計,或者大戶家的管家奴僕,都開始偷偷的學習算術,畢竟考個秀才,百利而無一害嘛。
而一些坑蒙拐騙的神棍,江湖術士,和一些躲在深山道觀中修仙煉丹的道士,聽聞了詔書上關於天文,物理,化學的分類解釋後,都是眼前一亮,怦然心動。
朱慈烺走後,整個江南都掀起了一片學習十個阿拉伯數字和算術的風潮。
無數的相關書籍被找了出來,然後大量翻印售賣,尤其是宣傳監最新幾期的報紙,簡直成了搶手貨,被抄到十幾兩銀子一份。
因為最新幾期的皇家邸報,每一份上面都有一個版塊,是專名講解與算術相關的知識,上面的許多公式,都是其他書籍沒有的。
而按照這些公式來計算,果然是無往而不利,讓無數人直呼宣傳監內必定有精通算術的大才。
喜歡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請大家收藏:()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