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會試將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正科,其中包括政科,法科,農科,商科。
政科和傳統的會試差不多。
當然八股的格式,肯定是要廢除的,要更側重於策論,朝廷出個題目,你不但要引經據典,還要有自己的看法。
會試政科的考試,不按照及格錄取,同樣按照傳統的比例錄取,錄取後同樣賜進士出身,授予從七品官身,或為各地縣丞,主薄,或直接從八部小官做起。
法科,農科,商科主要考律法,農事,商業,及格便錄取,同樣賜進士出身,授予正八品官身,進入農部,商部,刑部和大理寺等部門。
當然四科官員也並非固定一直就只能在各自擅長的部門做官,只不過初始官場這般分配罷了。
而會試正科,也是將來專門選拔實職官員的,只有舉人功名才能參加,女舉人則不得參加。
第二類為文科,科目將非常的繁雜,有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等等,只要擁有秀才功名,便可直接參加會試文科,男女不限。
各科無論參加考試之人多寡,每一屆都只會選其前三者為進士,授予正八品官身。
到時朝廷會在成立一個文藝學院,並招收學徒,來安排這些進士教學,只有正俸官身,沒有獎金和養廉銀。
最後一類為工科,分別有算術,天文,物理,化學,機械,生物,力學,醫學各科。
工科會試,無論有沒有功名皆可參加,同樣是男女不限,除了算術一科必需要筆試,其餘各科,若不識字,可以直介面述,無需筆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對於天文,物理,化學,機械,生物,力學,醫學這些,朱慈烺也只知道一些皮毛,但已經足夠了,他只要知道如何分類就行。
人的思想和創造力是無限的,他只要將這些科目先立起來,大致說一下何為化學,物理,生物,力學等,將來自然有感興趣的會去鑽研,前來參加應試。
到時他只需將其中的人才選拔出來便可,所以這些科目的最終考官,便是他這個皇帝。
想要他這個皇帝去發展這些科學,那是不現實的,他沒那個精力,也沒那個能力。
他能做的便是將這些科目分類清楚,然後鼓勵感興趣的人自己去搗鼓。
當然為了更好的鼓勵,到時他同樣會成立一個天工學院,凡是透過他考核,成為工科進士的,一律授予正七品官身,賜天工學院學士,或大學士頭銜。
進入天工學院後,可以一邊教徒,一邊搗鼓自己想搗鼓的玩意兒,每年都有固定的經費,若出了成績,不但有獎金,還可以升品級,誘惑不可謂不大,但別說來參加考試,這時代的人能區分這些的,估計都是鳳毛稜角的存在。
這不,此刻的張嫣和馬士英,便完全理解不了這所謂的工科。
算術,醫科,天文兩人卻是不陌生,機械從字面也能理解一二,可物理,化學,生物,力學這四科,哪怕朱慈烺已經註解了,何為生物,何為化學,何為物理,兩人依然是雲裡霧裡,如同聽天書。
“烺兒,伯孃實在無法理解這什麼物理化學,要如何成立天工學院呀?”
“陛下,老臣愚昧,見識淺薄,也無法理解。”
張嫣一臉手足無措,馬士英則是一副要哭的樣,身為內閣次輔,大明的中興之臣,他發現自己竟然聽不懂陛下說的話,這如何不讓他惶恐?
“馬愛卿,你不懂沒關係,朕也沒打算讓你懂,內閣只要做好該做的事就行了,這些事不用內閣操心,到時如何考試,朕會親自主持的。”
說完又看向了張嫣,道:“伯孃,這天工學院和文藝學院暫時你都只需要找兩處地方,將牌子掛起來,然後招募一些幼童,先教他們識文斷字即可,其他的事同樣不需要管。”
“如此倒是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