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如今天子可不比歷代君王,那當真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呀,一個不好,最後恐怕得落個家破人亡的地步。”
眾人都是一臉的無奈,打心底裡生出了無力感。
大家其實都明白。
江南的商業之所以如此繁華,敢開大作坊,顧上萬人做工,那都是從土木堡之變後才開始的。
勳貴集團被徹底打壓,文官們掌握了兵權和話語權,皇帝不過是被文官圈養在深宮中的傀儡罷了。
就算殺再多的文官,派再多的太監南下強取豪奪,從本質上也改變不了什麼,也掙脫不了那層無形的枷鎖。
可如今的天子卻是再次直接掌握了兵權,從牢籠中徹底掙脫了出來。
在哪裡是什麼要搶棉布生意?
分明就是皇權又要開始打壓江南的大族,減除一切能威脅到皇權的存在,恢復到明初時的場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在座的都沒有經歷過明初時的情況,可從祖輩傳下來的教訓,他們再瞭解不過那是何種的場景,幾乎沒人願意時刻生活在皇權的威壓之下。
想到這裡,所有人都是大汗淋漓,惶恐不已。
“諸位,此事光憑我等是遠遠無法對抗的,也絕非僅僅只是棉布的事兒,老夫相信整個江南計程車紳大族,都是能看到這點的,也是不會做視不管的。”
徐老頭眯著眼站了起來,緩緩的說道。
魏國公倒了,他徐家已經沒有靠山了,京城雖然還有個定國公也姓徐,可已經一百多年沒來往了。
如今陛下又是拿棉布下手,不用問也知道,到時絕對會拿他徐家開刀。
眾人也都明白了徐老的意思,那就是大家回去聯絡其他的大族商戶。
整個江南的官商都要團結起來,迫使陛下打消念頭,否則今後都別想有好日子過了。
其實江南的其他大戶商賈們自然也看出來了,陛下這不單單只是想要撈銀子,或者搶佔棉布生意。
而是要釜底抽薪,徹底打壓江南大戶,或者說是不允許大明的命脈,被江南一地掌握著。
陛下如果缺錢缺糧,派些太監來收商稅礦稅,大家都能接受,就是抄幾鹽商布商也能忍,甚至開海禁,設立市舶司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但唯獨讓大家無法接受的就是陛下自己開作坊,生產商品出售,這不是以民爭利,而是與江南所有富人爭利。
今日是生產棉布,明日就有可能在南京開作坊,直接生產綢緞,甚至最後將兩淮的鹽業也收歸到內廷名下。
隨著各方串聯,越來越多的人明白了,當今天子的真正意圖,也意識到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
同樣也明白了貴妃在南京城外大肆招兵練兵的目的所在。
但哪怕再明白,要大傢伙直接起兵造反,那也是沒人願意幹的。
最後一番合計,也只能先組織那些作坊裡的紡紗工,織布女,染布的,前往南京去請願。
然後再組織士子們去宮門口跪請太后出面,為這些失去生計的百姓主持公道。
各地再紛紛響應,扇動百姓製造輿論,給皇帝施壓,爭取各退一步。
喜歡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請大家收藏:()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