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各軍屯的夏糧皆已晾曬歸倉,並已匯總完畢,共計八百二十六萬餘石。”
“好,這平均下來,畝產都接近一石了,看來軍戶們平常都沒怎麼偷懶,還是在盡心盡力照顧莊家的。”
朱慈烺接過冊子,心中也是大喜,忍不住誇讚道。
八百萬石糧食,足以讓一百多萬軍戶和幾十萬大軍以及京城所有人吃上一年了,也就是說已經做到了自給自足,無需再從江南運糧。
而小麥的麥稈和麥穗又能作為草料,供牛馬食用,當真是一個豐收之年呀。
“主要還是陛下聖明,提出冬季種小麥,避開了乾旱酷暑的夏季,這才得以豐收,若是在整個北方都推廣開來,今後百姓們再也不用捱餓了。”
柳心蘭說到最後也是非常的激動,如今已經到了五月底,京城附近都將近一個月未下雨了,如果種的是春小麥,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不用刻意推廣,只需將今年冬小麥的產量公佈出去,各地自然會跟著種,尤其是北直隸南部和河南。”
朱慈烺笑著擺擺手。
“是的陛下,今年河南各地雖然都種了春小麥,但還有大量的荒地,據各地掌櫃傳回來的訊息,當地計程車紳都準備今年冬季大種冬小麥,許多士紳都派人前往南方購買耕牛糧食,招募佃戶去了。”
柳心蘭同樣笑著解釋道。
“讓他們自己弄,朝廷不會干涉的,各地掌櫃也不要干涉,他們想怎麼種就怎麼種。”
對於北方朱慈烺暫時不會動,起碼免稅期沒結束之前是不會動的,等恢復了元氣再改革不遲。
畢竟,一來他沒有那麼多人手去組織,二來也沒有那麼多糧食養活北方所有人。
如果現在就改革那些士紳地主,肯定不會再管百姓的死活,去年也只是在河南與北直隸南部賑災了三個月,就消耗了幾百萬石糧。
“對了,各軍的衛所制度都完成了嗎?”
“回陛下,除了永平府的後軍還未上報,餘下三軍皆已改制完畢,按照陛下的吩咐,各戶都按人頭分了兩石糧,包括退役的總旗小旗,共計三百萬石糧,剩下的五百多萬石,一半正在運往通州大倉,一半則囤積在各軍軍倉。”
柳心蘭說完後,又有些擔心的道:“陛下,許多軍戶分了新糧後,轉手就賣給了前去收糧計程車紳地主和糧商們,奴婢正要請示要不要阻止?”
她實在不理解,明明那些糧食是分給軍戶們的口糧,為什麼他們轉手就要賣掉?
“那些糧商士紳開出的收購價是多少?”朱慈烺眉頭也皺了起來。
“都是一兩五錢一石。”柳心蘭答道。
“不必阻止,讓各地的皇家分店也掛出收購糧食的牌子,每石二兩銀子即可。”
朱慈烺想想,最終還是嘆了口氣說道。
每人兩石,稍微省一點,足夠吃上一年,可那些軍戶顯然捨不得頓頓糧,想將精糧賣掉大部分,然後再買米糠和麥麩吃。
這樣便能節省一些銀錢用來購買其他的生活物品。
對此朱慈烺也是無可奈何,百姓有自己的打算,也知道如何過日子,他總不能強行逼迫他們糧吧?
何況這種事,管肯定是管不住的,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不讓他們被糧商壓榨。
“是陛下,奴婢下去立即就吩咐。”
“唉!看來想讓大家都吃上白麵饅頭,還是任重道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