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主打的是最低端的棉布,物件也是普通百姓,粗糙一些沒關係,關鍵是提高效率,將價格壓下去。
所以對改造出紡紗機的人員獎勵了一番,就命他們繼續改造,並且還給他們指出了用水車來帶動紡紗機的思路。
然後便抬著改造過後的紡紗機和一臺織布機來到了製造監,命他們全力打造這兩臺機器,一個月之內必須要各自打造出一萬臺。
為此還從軍械監抽掉了上萬名木匠加入,反正軍械監的木工活已經幹得差不多了,主要還是鐵匠。
又讓採購監派人去山東大肆收購棉花,有多少收多少,然後都運到京城來,顯然朱慈烺想要大幹。
而西城的工業區建設也是刻不容緩,四十多萬軍戶已經幹了兩個月,已經將西面的土地全部平整完畢,護城河倒是沒有填,打算繼續留著。
西城工業區的面積是非常龐大的,長度由南向北達到了二十里,寬度由東向西,也有將近十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朱慈烺打算將其一分為三,最北面的區域用來建造紡紗作坊,染布坊等,中間的區域用來生產其他東西,最南面的區域則作為軍械監製造基地。
此時天氣轉冷,軍戶們缺少棉衣,每日也只能幹一兩個時辰的活,就不得不躲到窩棚裡去取暖。
放眼望去,西城外不但有大量的軍戶窩棚,更南面還有許多整齊的籬笆土屋,每個泥巴屋外面還有土牆。
不過讓人奇怪的是,裡面住著的竟然全是一些身著錦衣的夫人小姐們。
這群人足足有幾萬,都是從宣府大同搬過來的千戶百戶等武官。
朱慈烺可不會給他們安排住處,內城雖然有多餘的宅子,卻也不是他們能買得起的,就算買得起也不會賣。
外城稍微好點的宅子,同樣早被附近州縣搬來的地主士紳買了去。
而城外四野的建築早已被闖賊拆毀,也不允許私人在胡亂建造房屋宅子,所以周皇后就給他們劃出了一片區域,讓他們自己僱傭那些軍戶,暫時蓋一片棲息之地。
這些武官都是帶著萬貫家財來的,他們的到來,也狠狠的刺激了一把京城的商人們,每天都有無數的小商小販,到這裡來販賣吃食物品。
短短一個多月,外面竟然就形成了一個熱鬧的集市。
雖然這些武官的家底都豐厚,就算這般坐吃山空幾十年都不成問題,但眾人依然整日為前途擔憂。
許多人剛來,都是四處跑關係送銀子,想要謀一份差事,畢竟他們都有官職,可這些人陛下早就吩咐過,根本就沒有哪個部門會要,反倒是被騙了不少的錢財。
其中又與定國公騙的最多,沒了英國公競爭,這傢伙如今在五軍都督府說一不二。
可惜五軍都督府早已名存實亡,就更別提如今連宣府大同,都直接歸內庭管了。
除了五座空衙門,和一堆嚇死人的頭銜,是一丁點的權力和油水都沒有。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五軍都督府,恐怕已經朝不保夕了,明白這一點後,那些武官也在不做無用功。
這天數千武官終於等到了陛下的召見,一個個趕緊換上嶄新的官服挎著刀,興奮的殺往皇宮覲見。
皇極殿外的廣場上。
早就擺滿了小凳子,武官們來到後便在太監的指引下依次坐在了小凳上。
“陛下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