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前軍出擊!”
對方大炮一響,紅娘子便毫不猶豫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殺!”
即便紅娘子不下令,劉澤清也不會任由對方大炮亂轟,站著不動,聞聽號令,立即就拔刀向前一指,怒吼一聲。
霎時間咚咚的戰鼓聲便激烈的錘響起來,都快掩蓋了那隆隆的炮聲。
而前軍七萬大軍,則是快速的向前推進起來。
直至逼近一里,才吶喊著向前衝殺而去,一時七萬人馬就如決堤的洪水般壓去。
韃子的紅衣大炮也只打出四輪實心彈和一輪散彈,尚可喜等三位漢奸頭頭,就也紛紛拔刀下令七萬大軍衝鋒。
否則待在原地防守,恐怕光被對方那衝鋒的氣勢,就得將己方人馬震的膽寒。
雖然只是打了五輪,但依然打死打傷了數千明軍,可明軍的衝鋒卻絲毫未受影響。
這就是老兵和新兵的區別,新兵見了血容易失去理智衝昏頭,老兵卻是能保持頭腦的清醒。
知道這種情況無論後退,還是向左向右,都是死路一條,唯有向前衝殺,方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隨著雙方衝鋒在最前面的步卒撞擊在一起,一時間整個戰場都是激烈的喊殺聲,與金鐵交鳴聲。
不多時,雙方十四萬步卒便徹底絞殺在了一起,每時每刻都有無數的人倒下。
鮮血染紅了大地,天上的太陽都彷彿失去了光澤,變得昏暗起來。
隨即馬蹄聲驟起,只見交戰雙方的左右兩側,無數的騎兵賓士而過,直接朝著數里外的明軍中軍殺去。
多爾袞一口氣派出了四萬蒙古騎兵,因為此時紅娘子的中軍已經孤立了起來,完全可以四面圍攻。
他要以排山倒海之勢,將明軍的這五萬中軍瞬間淹沒。
………
“準備防禦騎兵衝擊!”
明軍中軍大陣前,一聲聲吆喝下,一架架用馬車改造的簡易推車被推了出來,上面都釘滿了長長的木槍。
而馬車後則是一排排的刀盾兵和長槍兵嚴陣以待,最後面的弓箭手們也紛紛彎弓搭箭。
紅娘子幾乎將全軍大半的弓箭手都集中了過來,足足有七千之多。
隨著那如潮水巨浪般撲來的騎兵,前面的明軍哪怕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兵,這一刻也個個面露凝重緊張之色。
“殺!”
“放箭!”
四萬騎兵先是繞著軍陣賓士放箭,並沒有直接衝。
顯然也忌憚那些如刺蝟一般的馬車。
而明軍的弓箭手同樣朝外拋射箭雨反擊,一波波箭雨下射的騎兵是大片大片倒下。
同樣明軍哪怕有大量的刀盾兵,舉盾防禦,也時不時就有人中箭倒地。
但總的來說,明軍弓箭手齊射,加上盾牌馬車躲避,還是佔據了上風。
這一幕,傳至到高臺上的多爾袞後,立即就下令讓騎兵直接衝陣。
因為這樣遊射是幹不掉對方的,只有衝陣才能將對方快速消滅。
兩萬蒙八旗聽著己方的傳令號聲,也不再猶豫,紛紛棄弓拔刀,控馬朝著馬車之間的縫隙衝了上去。
兩萬蒙古部落騎兵,也只得紛紛咬牙跟著衝鋒,一時間四萬騎兵化成了一隊隊,從四面八方衝向軍陣。
明軍中軍擺的是一個巨大的空心陣,五萬人馬大多都佈置在外圍四邊的馬車後,中心則是紅娘子的指揮高臺,周圍只有萬餘人圍成了個圓圈,將高臺死死的護在中間,前面同樣只擺了一圈改造的馬車。
這使得韃子騎兵沿著馬車縫隙衝進來時,正面並沒有明軍阻擋,只是遭遇了左右兩側馬車後的長槍兵刺殺。
一時間長槍如林,無數賓士的騎兵連人帶馬被刺的栽倒,同樣無數的槍頭折斷。
馬車之間的縫隙很寬,幾乎都有三四十米,這就導致兩邊的騎兵遭殃,中間的騎兵卻速度不減。
很快就直接撞向了正中間高臺四周的萬餘明軍,頓時撞的是人仰馬翻,血肉橫飛,馬車碎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