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孃養的,前陣子也才三錢一斗,這才幾日,竟漲到八錢,還讓不讓人活?”
“直娘賊,老子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搬了一天的石頭,好不容易得到一兩賞銀,竟連二斗米都買不到?”
“兄弟,你還只是搬石頭,老子提了一天的大糞…”
“你們那算個屁,老子從上午搬石頭砸反賊,一直砸到天黑,無數次差點被箭開了瓢…”
“都瞎嚷嚷什麼?知道這是誰家的店嗎?”
“國公爺家的!少在這裡充英雄好漢!”
“愛買不買,不買就給老子滾。”
“那邊不是天天在施粥嗎?嫌貴呀,那就去喝粥呀?”
掌櫃帶著幾名夥計提著棍子走了出來大聲的咆哮起來,顯然有恃無恐。
城中確實有幾處地點每日都在放粥,可一鍋粥也就撒上一把大米一點鹽,其餘全是米糠和麥麩。
住在外城的百姓,雖不比內城大富大貴,但大多也都小有資產,自然不會去吃。
而這些京營士兵和青壯,自從封城後,也都有白麵饅頭吃,這兩天更是管飽。
所以來買糧食,主要還是給家裡人買,讓他們也吃幾頓好的,在得知是國公府開的後,便罵罵咧咧的準備離去,不想花那冤枉錢。
可城中的普通百姓卻吃不慣米糠麥麩,也不願去守城,何況現在也晚了,見這些外來人要散夥,頓時就急了。
“怕他們做甚?國公就了不起嗎?法不責眾,大夥兒併肩子上呀!”
“孃的,砸了這破店…”
“你們想幹什麼?反啦…”
“去你孃的…”
也不知是誰帶的頭,嚎叫著就衝進了店鋪,其他人見狀也紛紛衝了進去。
見本地人都進去搶了,青壯們哪裡還會顧忌?
加上那日守城都已見過陣仗,又憋一肚子火,一個個嗷嗷叫著也衝了進去,附近的人見狀也都殺過來,渾水摸魚。
片刻間,就將偌大的糧鋪洗劫一空。
那些京城本地百姓扛著糧食竟然不跑,而是搶上了癮,招呼著又衝向了旁邊的布店。
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加入搶劫的人越來越多,大量的店鋪被洗劫,關門都來不及。
當一名錦衣衛百戶帶著手下聞訊趕到時,整條街都亂成了一鍋粥。
“這幫狗日的,要上天呀!”
“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