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下來,闖軍損失高達十多萬,不得不休整,明軍損失亦不小。
算上摔傷的,也在三萬之間。
然而真正戰死的卻還不到一萬。
這一萬人主要還是西直門和德勝門附近與賊軍肉博時被殺的。
其中損失最多的要數唐通的八千邊軍,戰死兩千餘,傷者高達三千。
其次便是淨軍和御林軍,死者高達四千,傷者倒是隻有一千。
最後才是京營,死者接近三千,傷者高達一萬六七。
當然最慘的還要屬周遇吉帶來的一千人,只剩下了兩百多,傷者幾乎沒有,陣亡率達到了八成。
而十多萬大軍,真正敢打敢殺的,也就周遇吉的一千人,其次便是唐通的八千人。
其他明軍幾乎都是闖軍一爬上城頭就慌,三五個還敢一起衝上去幹,一人多便畏懼不前,甚至後退。
可以說周遇吉和唐通的九千人,貢獻最大,也是能守住的關鍵所在。
因為只有他們才能將爬上城頭的賊軍趕下去,穩住局勢,所以傷亡最大。
這也是周遇吉為何一開始沒讓這些人上城的原因,而是留到了最後四處救火。
當然周遇吉之所以敢完全讓新兵先防守,主要還是瞭解闖賊的脾性。
知道攻城戰,闖軍一般往往都會讓新兵充當炮灰,先消耗守軍的精力和物資,精銳老卒最後才上。
野戰則相反,精銳老卒帶頭衝殺,新兵跟隨。
近兩萬傷者,幾乎八成都是箭傷,第一時間就被青壯抬到了國公府救治。
雖然傷亡近三萬,可餘下的八萬人卻已適應了殘酷的戰鬥,加上又有近二十萬流民青壯補充,可以說,明軍整體實力不降反大大提升。
一番賞賜下來,士氣更是達到了頂點。
幾乎所有人都相信闖軍是絕打不進來的。
而隨著大家手裡都有了錢,城中商戶們也覓到了商機,紛紛再次開門營業。
此時,外城西北大街上的一家糧鋪外,一大早就圍滿了人。
這些人有流民青壯,也有京營計程車兵,更多的還是外城居民。
“嘶!”
“鬥米八錢,粗麵十錢一斗,粗鹽百文一斤…”
當店鋪開門夥計將牌子掛出後,幾乎所有人都倒吸涼氣,隨即就怒火中燒。
“孃的,鬥米八錢,你們怎麼不去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