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看你佇立的背影,
也喜歡看你剛毅的面容;
我喜歡看你微笑的樣子,
也喜歡看你佯怒的表情。
我喜歡看我所喜歡的事,
只願不要遮住我的眼睛。
……
這歌謠極其通俗易懂,應是南詔風情,可魏尺木被章盈這麼一攬,又不覺想起他與黃貞等人誤入離魂宮時,黃貞因驚嚇也是死死攬住自己的臂膀。一念及此,魏尺木腦中淨是黃貞的模樣,久久揮散不去。
章盈看不出魏尺木的心思,她此刻就像是回到了南詔,隨跳隨唱,載歌載舞,遇花摘花,逢枝折枝,這或許是她一生最開心的時刻吧?
兩人直登到了半山腰上,只見雲霧繚繞,山石若隱若現,草木時出時沒,如同置身於仙境之中。
章盈忽然叫道:“尺木,快看,那裡有字!”
魏尺木凝神看去,果見不遠處的石壁之上有著幾行字跡,只是隱藏在雲霧之中,難以看得真切。兩人移步向前,來到那字跡跟前,只見上面刻的都是籀文,寫的卻是一首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縹緲峰中有聖人,
僧通佛祖道通神。
吞雲吐霧長生事,
撣落凡間一碗塵。
章盈不認得籀文,忙問魏尺木何意。這詩魏尺木倒是看得懂,是說這縹緲峰上有一佛一道兩個人在修仙煉佛,只是他從不曾聽過縹緲峰上有什麼神仙佛祖。
在這詩的另一旁,還立著一塊石碣,上面也是籀文,寫著:“縹緲之地,神聖所居。來人止步,方可無虞。”
這石碣如同一塊禁語,以示從此處再往上便是生死禁地。魏尺木心道,“這些字跡古樸,又是籀文,難道真是上古所留?”
魏尺木並不信神仙之事,便帶著章盈跨過石碣,毅然向前。兩人才走一步,忽聽山上傳來一聲人語:“一步生,兩步傷,三步死!”
這聲音極其空洞,似是來自山頂,又似是來自耳畔。魏尺木不信鬼神,更不信佛祖,朗聲問道“什麼人在此裝神弄鬼?”
一聲喊罷,並無人回應。魏尺木一等再等,終於按耐不住,他讓章盈靠後,自己則又向前走了一步。這一步剛落地,便聽得迎面風聲大作,竟有兩道掌力向其拍來。
魏尺木見這掌力極其雄渾,心中暗驚,連忙拍出數記《無為掌》,消磨其勁力,同時身子向後飄退。雖是如此,魏尺木依舊被這兩掌之力,震得連連後退。魏尺木只覺胸口處真氣凝滯,他略一恢復,還要上前,卻被章盈攔住。
章盈勸道:“罷了,上面既有高人前輩不願被人打擾,我們還是回去吧!”
魏尺木被章盈一勸,心思便平靜下來,當下不多做停留,與章盈下山,直奔水默處。待見了水默,魏尺木便把縹緲峰上之事與其細說了一遍。
水默聽罷並不驚訝,反而笑道:“這縹緲峰中有兩位聖人,並非什麼隱秘之事。傳聞這兩個聖人是一僧一道,那和尚法號‘悟悔大師’,那道士道號‘縹緲真人’,這兩人從幾百年前便住在了縹緲峰中,據說從未下過山。歷代鹽幫弟子都曾上山尋找,可都未曾跨過那石碣三步處,就連老幫主楊半湖據說也在第二步時被打了下來,久而久之,也就再沒人敢登縹緲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