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 趙三嫂子說法也太多了。這房子啊,要麼就是在太平巷子的, 再不濟也得是左近的。然而好的您嫌貴, 差的您又嫌棄差著一格。您說說看,我們能如何!”趙家相熟的牙行老闆娘,錢嫂子忍不住抱怨道。
不過她這抱怨並不是那種真正怨恨的抱怨, 而是另外一種假意的抱怨。
王氏這次是藉著一次買菜的功夫,順腳去了牙行問買房子的事情。這件事之前她和趙吉就秘密地託付了平常來往的牙行仔細打聽著——這些牙行比一般串聯這種事情的三姑六婆來的可靠, 雖說收中人錢也多一些,但物有所值麼!
而且更重要的是, 那些三姑六婆嘴巴不嚴, 一件事託付她們去, 轉過身立刻就所有人都知道了。牙行則不同, 人家沒有那麼閑工夫磕牙, 也更加重視信譽。你既然拜託了他們在事成之前不要聲張, 人家自然就不會大嘴巴到處講。
王氏和趙吉並不著急,甚至房子來的太早反而不好, 他們手上還沒有多少錢呢!於是只對錢嫂子道:“懇請您留意有什麼好房子,房子可以沒有多少間, 要緊的是要有一個大場院,家裡辦的染坊生意最好就能在自家做起來麼!”
另外有說了別的要求雲雲,錢嫂子記下這些要求自然就留意起來了——她本就是做的牙行生意,與人介紹房子買賣也是生意之一。賺錢的事情不留心,那還有什麼事情留心呢?
這一次王氏來牙行, 還是在說了這件事之後第一次來問起。錢嫂子倒是興沖沖的把掛在牙行名下要發賣的房子,篩選了符合王氏要求的,都拿來給她看。只不過王氏一個個看了,最後都不中意。
這才有了錢嫂子這番抱怨,不過這就是她的本業,她這種抱怨也就不是真的抱怨了——要是這件事這麼容易就辦成,她又憑什麼吃那麼多中人錢?
況且買房子是多重要的事兒!許多人一輩子都只有這麼一次,向來都是極謹慎的。錢嫂子以前不知道做過多少回同樣的生意,早就心裡有譜兒了!
笑著說了幾句,就把最後一處的文書拿出來給王氏看:“這一處的房子極好,你看看。三進的宅子,總共有十八間半的屋子。前院大的很,後院也大——原來都是花園子,不過敗家子不成器,那些花木假山之類的都已經拆走了賣掉了!你家是不是正合用?”
十八間半聽著很多,趙吉家似乎用不著那麼多,其實不然,至少沒有聽起來的那麼多。該因為買賣房子的時候,都是有一間算一間的,廚房、拆房、馬房之類的,全都能算一間房子。
王氏心裡門兒清,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即使是那樣,這房子也很不懷了。況且什麼樣的腦袋戴什麼樣的帽子,自家住這樣的屋子才更好呢!
錢嫂子又給王氏比劃道:“他們的院子正正方方,前後加起來只怕有半畝大小了,趙兄弟要做染坊,那是正正好!”
“房子也好,到時候我領你去看,都是好材料建造的,青磚瓦房,屋子裡也是石磚鋪地,幹淨的很!到時候你家姐兒可以一人一間屋子,大家小姐一般,都有個閨房......還有你家哥兒,兩個哥兒將來成親也不用愁了,這算是一次做好。”
“買房子也就該是這樣,要麼不做,要麼一次做好。畢竟這是一輩子的事兒,現在將就了,以後有的是後悔的地方。修修補補,那時候就知道厲害了!”
錢嫂子絮絮叨叨,偏偏她說的十分有理,饒是王氏這樣十分有主見的人也聽住了,忍不住隨她的話點頭:“可不是這樣,不然我們一家人也不會看的這樣細了,實在是太要緊了!”
說著王氏也是有些意動了,便問道:“錢嫂子,你剛才說的這宅子在哪裡?太遠的地方就算了,到時候離了街坊鄰裡,恐怕我家男子漢和婆婆不樂意。”
方婆子不必說,她除了趙吉之外還有兩個兒子在太平巷子吶!又是住了半輩子的,哪裡肯輕易離了這裡。趙吉也是一樣,他從小到大就在太平巷子裡耍,不是沒辦法了,絕不會同意搬太遠的。
原先一直十分爽快的錢嫂子這時候卻顧左右而言他起來,只嘟囔著道:“好地方,不是太平巷子及左近的,我都給你篩了出去了。”
這樣說反而讓王氏起疑心了,她早就聽人說過,這些牙行介紹屋子就好比媒人做媒,有的時候確實會有些不誠懇,所以自己一定要擦亮眼睛。
王氏開始著緊問了起來,錢嫂子嘆了一口氣,想到這都是街坊鄰裡的,到時候親自去看房子必然是瞞不過的。還不如現在就說實話,於是道:“這個宅子就在你們太平巷,中後邊左面那個小拐角那兒,旁邊供著一個小土地爺的。”
王氏不知道把太平巷子走過多少回了,所以錢嫂子一說她就知道在哪裡。也正是因為知道在哪裡所以才格外生氣,跳起來就要往門外走。
錢嫂子見了趕緊拉住她:“噯!趙三嫂子這是做什麼,好端端的怎麼就要走?難道是房子不滿意?只是這有什麼的,下次,下次我一定給你介紹給最好的!”
“我好端端的要走?我再不走留在這裡做什麼!”王氏氣的臉紅脖子粗:“那個宅子是個底細我難道不知道,虧的錢嫂子你介紹給我——這些年我們一直做著好賓主,您但凡看重這個人情,就不該這樣!”
錢嫂子臉色訕訕的,但是做生意的人麼,就是要臉皮厚,死的能說成是活的,黑的能說成是白的。即使是到了這個地步,她也能補救。
“嫂子,嫂子,您聽我說!”錢嫂子把王氏按回了椅子上,親自給她奉了一杯茶:“我知道那家屋子挨著王婆子的家,一般人家都不願意沾上,但是您仔細想想,除此之外還有哪裡不好?”
這個王婆子就是之前和方婆子認識的養瘦馬的王婆子,還說過看好趙鶯鶯的話。
王婆子也算是養瘦馬的人家裡混的好的了,家裡修的富貴,手裡也頗有錢財。按照道理來說,在揚州這個商業興旺,一切朝錢看的城市,她應該如魚得水,很受尊敬才是。
實際上不是這樣的,表面上大姐對她還算客氣。但是背地裡多少嘲戲的話都有,別提有多難聽了!其中包括那些受她幫助的街坊鄰裡——她只有一個兒子,是個專愛在市面上放高利貸的。因為她的吩咐,只要是街坊鄰裡借錢,她兒子都只是象徵性地收一點兒利息。
這些人得她的好的時候千恩萬謝,但是一到背後就是另一副嘴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