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曙光緩緩揭去漆黑的夜幕,淡淡的薄霧中瀰漫著血腥的氣味,濟州廂軍軍營中到處都是火光,梁山人馬有條不紊地撤離營寨。
昨夜一戰早就落下尾聲了。
梁山打的是一場擊潰戰,並非是要將五千廂軍全部殲滅。
戰鬥中受傷較重的官兵,梁山並未帶走,而是讓他們各自散去。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官兵都趁著混亂逃走了,梁山並未圍堵追趕。饒是如此,俘虜的官兵仍有一千七百人。
糧食輜重武松很早就帶人護住了,並未讓潰逃的官兵搶奪。
廂軍的糧食都是每個月月初發放,十月份的糧食還沒到發放時間,軍營中只剩下七百多石,也就夠五千廂軍五六日的口糧。
輜重主要是兵器、盾牌、鎧甲和大量的羽箭。廂軍的配置是為了攻打梁山山寨,並未訓練馬軍,軍營中只有十幾匹日常使用的駑馬。
雖然安排了孫安和呂方帶領馬軍一營伏擊濟州方面的援軍,喬道清仍是不敢放鬆,安全撤回水泊梁山,他的首次指揮行動才算順利完成。
楊志、唐斌領著兩百預備軍開路,後面是武松負責押送輜重,再往後是史進和山士奇看管俘虜,魯智深帶領步軍一營殿後。
那些糧食因為軍營車輛不夠並未帶走,總會有些膽大好事的村民過來撿便宜,這些糧食就留給他們了。
孫安和呂方帶兵和喬道清等人匯合,護衛在隊伍兩側。
水軍駕船分兩次把所有人員全部送回梁山。
短時間內梁山不用再為濟州的廂軍擔憂了,現在該頭疼的是濟州府尹了。
濟州府尹現在已經快要發瘋了。
再有一個多月就到了太尉高俅要求的時間,可現在五千廂軍竟然被梁山擊潰了。除了被梁山俘虜的,剩下的人都不知道逃到哪兒去了。他只能讓幾名捕盜官按照廂軍中登記的名冊,挨個縣村去把逃走計程車兵重新召集起來。
他一邊讓人張貼募兵告示,一邊給高太尉去了一封書信。他知道高太尉一直關注著梁山水泊,逃走的廂軍眾多訊息肯定會透露出去,故此不敢隱瞞。
信中首先言辭誠懇地告罪,然後委婉的表明梁山賊人勢大,嘍囉有五六千人,他手下並無精兵強將,懇請高太尉派人相助。
他也不確定梁山有多少人馬,就報了一個和廂軍差不多的數目。
秦鋒在聚義廳中為眾頭領慶功,其他士兵則分別在軍營中慶賀。
這次繳獲的鎧甲秦鋒挑出一千副,讓人儲備下來,其他鎧甲繼續染成黑色。刀槍弓弩等兵器正好配備下去,新加入的預備軍可以換成統一的制式兵器了。
修整了兩天,兩隊預備軍下山繼續攻打其他山寨了。
一隊是楊志為主將,唐斌和崔埜為副將。另一隊是武松為主將,史進和文仲容為副將。
兩隊人馬都是由兩百名預備軍士兵和兩百多個俘虜組成。
武松的兵器也讓兵工廠的工匠加緊時間打造,此次出征他用得只是兩柄普通的劍。武大郎已經可以下地走路了,秦鋒又安排了一個使女照顧武大郎,並且為他在一夥房找了個管理的差事。
進入十月後,秦鋒一連數天都在和朱武、喬道清、林沖、孫安商議出兵登州之事。攻打登州水軍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更麻煩的是出海需要做的準備。反覆推演之後,秦鋒做出了最終決定。
此次出征的頭領是:秦鋒、縻貹、朱武、阮小二、阮小七、孫安、呂方、陳達、楊春、山士奇。
出征的部隊是:梁山水軍八百人,馬軍一營五百人,預備軍兩百人。
上次出征後,馬軍的人數已經補足了五百人的滿營。另外,天機營的狄五也會隨行。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秦鋒叮囑林沖和張貞娘看守山寨,帶兵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