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鋒先在紙上寫下從0到9的阿拉伯數字,再在紙上依次寫上對應的漢字。
“這是阿拉伯數字0,1,2,3......”秦鋒一一指著紙上的阿拉伯數字講給李師師和張貞娘聽。
兩人聽完,覺得有些詫異。
明明用漢字就可以書寫,為什麼秦鋒還要編這些奇怪的符號?
阿拉伯又是什麼?
聽著像是一個人的名字,可又覺得怪怪的。
如果用來計算的話,用算籌也是一樣的。
帶著種種疑問李師師和張貞娘仔細地聽秦鋒講解著。
大宋時期經常使用的是十六進位制。因為在古代把一斤均分為二份,二份均分為四份,四份均分為八份,八份均分為十六份比較方便。所有,古代交易中人們更習慣用十六進位制。一斤等於十六兩,半斤等於八兩。
秦鋒現在想推廣十進位制根本不可能,他也並沒有這種打算。
他繼續在紙上寫出1020的阿拉伯數字和對應的漢字。
李師師和張貞娘本就是聰慧之人,很快便掌握瞭如何用阿拉伯數字來書寫各種數字。
只是她們並不理解,用阿拉伯數字書寫和用算籌書寫又何區別?
在算籌計數法中,一到九有豎式和橫式兩種擺放方式。橫式表示數字的十位,千位,十萬位等,豎式表示數字的個位,百位,萬位等,零則用空位表示。豎式和橫式交叉使用,就可以表示出各種數字。
已經習慣了算籌計數,她們並不覺得阿拉伯數字有什麼獨特之處。
直到秦鋒把加減乘除列豎式的計算方法都講了出來,兩人又看著秦鋒進行了多次舉例計算才明白過來。
“大郎,這是誰教你的?”張貞娘盯著秦鋒,驚疑地問道。
秦鋒的字都是她一筆一劃教出來的,這所謂阿拉伯數字和加減乘除,她聞所未聞。
秦鋒早就對策,說道:“這是我之前在東京的時候偶然跟著一個蕃客學得。以前覺得沒什麼用,就沒在意。”
“我看你是心疼小娘子吧!若不是小娘子來幫我,你也不會拿出來。早知道我就應該讓小娘子早些來幫我。”張貞娘沒再追問,嫣然一笑說道。
秦鋒看著張貞娘笑道:“還有表格我尚未跟二姐說呢。”
表格相對來說好理解一些,兩女很快就掌握了。
阿拉伯數字和加減乘除列豎式的計算方法,兩人需要稍微多花點時間來熟悉。等張貞娘熟悉後,再教給錦兒,讓錦兒教給學堂的孩童。
留下認真學習的李師師和張貞娘,秦鋒提著一個盛滿甜湯的瓦罐向南山一關走去。
他就是去給姐夫送甜湯的。
嗯,僅此而已......
喜歡水滸萬金侯請大家收藏:()水滸萬金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