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坊吃完午飯之後,秦鋒三人循著茶坊店主人指的方向而去。
一路打聽,終於找到了武大郎的家。
不,準確地說是武大郎之前租住的房子。
武大郎娶了潘金蓮之後,縣城裡幾個浮浪子弟整天堵在他家門外糾纏潘金蓮。武大郎打罵不得,自忖惹不起總躲得起,就連夜偷偷帶著潘金蓮離開了清河縣。至於去了哪裡,鄰里都不知道。
秦鋒暗歎了口氣,看來武大郎還是帶潘金蓮去了陽穀縣。
罷了!以後遇到武松,多提醒幾句吧。
清河縣的事了,秦鋒三人再不停留,一路直奔滄州而去。
柴進的名號在滄州地界可算老幼皆知,問起路來可比尋武大郎簡單多了。說到柴進就不能不提一個人:後周世宗柴榮。
後周世宗柴榮在史書中被稱為是“五代第一明君”,登基後立志“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可惜他英年早逝,在位時間只有六年,開拓天下都尚未完成。之後,老部下趙匡胤黃袍加身繼承了他的志願,在後周的根基上建立大宋,終結了五代十國數十年的戰亂。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時,曾答應善待後周的皇族後人,不但賜給柴家誓書鐵券和世襲的爵位,還立下祖訓必須厚待柴世子孫。柴進就是柴榮的嫡系子孫。
在水滸中,柴進可是典型的高富帥,人們都喜歡稱他為柴大官人。高是身份高貴,前朝皇族,自詡為龍子龍孫。富是富甲一方,家有良田千頃,還有朝廷定期的撫卹金。帥是毋庸置疑的,出場年紀三十四五,越活越年輕,十年後平方臘還被招為駙馬。
柴進愛習槍棒,喜歡結交江湖好漢,素有仗義疏財的名聲。王倫、林沖、宋江、武松、石勇等都受到過他的資助。後來柴進被高廉陷害逼上梁山,宋江招安平亂後,柴進辭官不做,算是落了個好下場。
柴進在滄州有多處莊院,可主莊只有一處,莊內供奉著祖宗牌位和誓書鐵券。來到柴進的主莊院前,秦鋒從牛車上跳了下來,抬眼望去,果真是氣派非凡。
只見這座莊院背後蒼山掩映,兩側清河緩流,高大的粉牆前栽種著百歲垂柳,厚重的朱門上鑲嵌著鎏金門釘。門前蹲坐兩個石獅高有一丈,威風凜凜。旁邊闊板橋上坐著四五個莊客,神色懶散。
秦鋒踏步走在最前,又見門楣之上青磚雕磨著一塊門匾,上書四個大字:恩澤千秋!
這時眾莊客也看見了三人,你言我語,看這三人的穿著舉止不像是賣柴的人。
其中一個莊客走過來,開口問道:“三位客人是從哪裡來?”
秦鋒拱手說道:“相煩小哥報與大官人知道,我等自山東梁山水泊而來,特來拜會。”
一錠二兩的銀子遞了過去,那莊客立時滿臉堆笑,興奮地說道:“客人稍待片刻,小的這就進去通稟。”說完,快步走進莊院。
過不多時,十幾個莊客簇擁著一位官人從莊院裡出來。只見他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唇,三牙掩口髭鬚,年紀約莫三十四五歲。頭戴一頂銜玉軟翅唐巾,身穿一領紫繡團胸繡花袍,腰繫一條玲瓏嵌寶玉環絛,足穿一雙金線抹綠皂朝靴。
秦鋒自幼在東京汴梁長大,見識是有些的,粗略掃了一眼,來人這一身裝扮保守估計不會低於六千貫,想必他就是那位柴大官人了。
只是沒想到柴進竟然親自迎了出來。
前些時日,柴進派人攜帶書信和錢財送到梁山。秦鋒親自接待後,回了一封書信和錢財一起讓來人帶了回去。柴進此時應該已經知道他火併王倫、奪了梁山之事。柴進對他的態度怎麼也不會是仰慕吧?
柴進一眼看去,首先看到的就是那張青銅面具。根據之前回來的莊客回覆,如今的梁山之主就是一個戴著面具之人,面前這人同樣戴著面具也說是來自山東梁山泊。
即使柴進心中有了猜測,仍是拱手笑道:“小可柴進願聞三位好漢名姓。”
“小人名叫秦川,之前曾與大官人有過書信往來。”秦鋒向柴進施了一禮,又指著孫安和縻貹分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