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們的行為不但救了他們的性命,也同時挽救了李唐皇室。李唐降低了農業稅三成,從商業稅上得到了補充,反而增加了國力。李唐之所以可以這麼強大和富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過得好。老百姓生活好的原因是因為稅收降低了,國家富足了,軍隊強大了。但是最關鍵的問題老百姓不知道,就是大唐的商人走遍了世界各地,把大唐的特産賣給了全世界的人,又把國外的特産帶回了大唐。一進一出之下,不但增加了稅收,而且把全世界絕大多數的金銀帶回了大唐。因為相比之下大唐的東西受人追捧,國外的東西大唐的人需求不大,正比例差導致大唐成為收入最多的,大量金銀流向了大唐。
雖然大唐之後,中原的勢力越來越弱,但是需求依然是最高的。人民的需求,權貴的奢華,都需要商人們來流通。晉商無疑是最有勢力的行商隊伍,大有“無晉不成商”的說法。雖然到了明中後期,徽商漸漸崛起,但是依然不能一下子取代晉商的地位。
“雲翔升”就是一個不起眼的晉商商號,一個在大家看來並不是太出名的行商商號而已。可是它的主人不簡單,至少在一些人看來,這個商號存在的目的並不簡單。“升”是古代一種店鋪的叫法,無論是當官的人還是做生意的人,都喜歡步步高昇,所以把自己家的商號叫做什麼什麼升的人很多。據說“雲翔升”的第一任東家發起前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飄在雲彩裡面。後來這個第一任老東家毅然走上了和他家鄉人一樣的道路,出去做一個行商。漸漸地有了自己的家業,建立了這個“雲翔升”商號。“雲翔升”有自己的店規,就是“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實實做生意。”
如今“雲翔升”已經傳到了第七代了,老東家是一個曾經當過一任知縣的讀書人。不過這個老東家已經不管事了,把經營權交給了他的兒子也就是“雲翔升”的少東家。不過這個少東家很神秘,知道他名字的人就不多,下面的夥計更是不知道這個少東家長得什麼樣。只有幾個老夥計和分號的掌櫃隱隱約約知道一點,這個少東家是一個當官的。不過好像現在又不當官了,但是有可能會再去當官的。
其實大家都不知道,這個“雲翔升”的少東家就是秦泰。一個令朝廷上上下下,各地衙門聞風喪膽的秦泰。秦泰不但是所有貪官汙吏的噩夢,也是所有官員一直認為的“禍頭子”。只要遇上這個秦泰,沒有一個官員會好過過。有問題的官員擔心秦泰查出什麼,就算沒問題的官員也擔心秦泰查出什麼下屬的問題。秦泰曾經有一次在一個小地方,一下子查出十七個有問題的官員。這個小縣城裡面一共才二十一個有品級的官員,一下子拿下十七個,只有四個官員可以正常工作。四個官員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做得完這麼多的事情。結果上級部門的人來到這個縣的時候,這個縣的政務幾乎已經癱瘓。大家都說遇上秦泰是官員們的不幸,被秦泰處理過的地方,估計十年也沒有官員願意去了。
一般來說官員是不能做生意的,就算做生意也不能親自擔任的。第一是因為商人的政治地位低下,官員親自做生意等於把自己的地位放低了。第二是因為朝廷不允許官員整天盤算金錢忘記了本職工作。第三官員經商會影響讀書人考取功名的態度。不能讓太多的讀書人過分看重金錢,甚至於放棄讀書去經商。但是秦泰的經商是朝廷允許的,至少是幾個大佬默許的。
秦泰的俸祿遠遠不能夠支付自己的開銷,所以從一開始的時候,秦泰就經常拿自己的錢出來支付開銷。後來朝廷默許秦泰可以自己想辦法弄錢,每一次辦案結束後和成果一起結算開銷。但是其實每一次上面答應下來的開銷數目遠遠少於秦泰上報的數量。秦泰是一個實在人,從來不會虛報數目賬目的,所以他的辦公費用有大部分是自己墊付的。上面的人也知道這個事實,所以允許秦泰自己想辦法。秦泰需要秘密查案,需要一個掩護的身份,所以這個“雲翔升”少東家是一個很好的掩護身份。
在秦泰處理福|建糧食的問題時候,秦泰利用自己家的“雲翔升”,為當地老百姓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張居正知道後,允許秦泰利用“雲翔升”作掩護的同時,幫助朝廷做一些事情。譚綸等人,和秦泰的關系不錯的幾個,經常利用“雲翔升”私下通訊和運送東西。官員之間有忌諱不能走得太近,不然就會被人上報說相互勾結,結黨營私。但是一些官員私下真的需要相互瞭解和溝通。所以“雲翔升”這種生意上的商號,是最安全最不會引起外人注意的。譚綸在大同當官的時候,需要知道京城的一舉一動,需要知道重大的決策和認識調動。但是不能明著向京城要線索,也不可能有人明著給譚綸訊息,所以“雲翔升”的人在少東家秦泰的默許下,幫助譚綸留意京城方向的訊息,盡量及時告訴譚綸最新的訊息。“雲翔升”也成為了張居正等人和秦泰聯系用的工具,張居正等人把秦泰需要的資料和訊息透過商號傳遞給秦泰。
秦泰到了這裡之後,首先是找了一家客棧住下來。第二就是去這裡的“雲翔升”打聽訊息。“雲翔升”在這裡本來沒有分號的,但是這裡卻有晉商的會所。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有晉商的會所,這裡當然也有了。晉商會所名義上是商人們休息的地方,其實是一個個打聽訊息,收發信件的地方。許多在外經商的晉商,都是透過會所和家人聯系的,也是透過會所瞭解各地的市場行情的。“雲翔升”是晉商一員,只要報得出自己商號的名稱,對得上暗語,就是晉商一員,可以透過會所知道一些內部訊息。晉商也會利用這個辦法,等於讓大家知道自己在這裡。凡事有自己的信件或者訊息的話,就會第一時間傳到這裡,由會所的夥計通知自己。當然這種方式不但要收費的,而且需要會所的人配合。還好當時晉商的人比較團結,在外面的時候都是相互幫忙的。
展小小讓仇小球以秦泰的名義去會所,登記資訊的同時詢問有沒有秦泰的信件。不但張居正等人知道秦泰來了這裡,就是遠在老家的秦泰父母也知道秦泰來這裡了。這些人要是有訊息有信件的話,就會往這個方向運送。
仇小球帶回來一封信,一封外包裝上寫著“雲翔升”少東家大叔給“雲翔升”少東家幾個字。仇小球拿著這封信,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好笑。因為這個寫信的人不但不是他表哥秦泰的叔叔,而且一點親戚關系也沒有。每一次提及這個是所謂的“大叔”的時候,大家都會覺得好笑。剛好秦泰心裡有點不痛快,他的來信一定可以讓秦泰開心一點。
這個所謂的“大叔”是會所的人失誤造成的。寫信的人的來頭不小,他就是如今朝廷內閣次輔、新皇帝的老師張居正。他的地位和前途是任何人都可以料想到的,他不但會成為帝師而且會是不久之後的內閣首輔。他的年紀不大,將來和嚴嵩一樣當一個二三十年的內閣首輔是不成問題的。再加上小皇帝是張居正教出來的,不大會出現皇帝擠走老師的事情。所以只要張居正不出現身體問題,只要張居正沒有重大的決策錯誤,任何人都不可能扳倒張居正。
張居正字叔大,這是他的老師當年給張居正取的。這個字只有張居正的幾個前輩和好友知道。張居正的晚輩和屬下不敢稱呼張居正“叔大”,不是稱呼張居正“張大人”就是“張公”,就算是和張居正年紀差不多大的官員,也稱呼張居正“張太嶽”或者“太嶽兄”。隨著張居正地位越來越高,隨著張居正的前輩徐階、高拱等人老去或者離開,越來越少的人知道張居正叫“叔大”。可是張居正和秦泰平輩論交,在秦泰面前張居正自稱為兄,所有給秦泰的信上面稱自己為“叔大”。晉商會所的人並不知道這一點,還以為這個人錯把“大叔”寫成了“叔大”。所以每一次交給秦泰書信的時候,都說是秦泰的大叔給秦泰這個侄子來信了。張居正知道後也大笑不止,覺得自己總算得到了一些回報。按照實際年紀來說,張居正當秦泰叔叔是可以的,所以張居正索性將錯就錯每一次書信上註明“雲翔升”少東家大叔給“雲翔升”少東家來信請轉交這幾個字。又有誰會料想到這是一個大人物寫給一個“禍頭子”的重要信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