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泰聽了鄭益民的話,有點恍然大悟。丁白一定是忘記了張敬的囑咐,私下打聽了一些關於江口的事情。他自以為是,暗中向自己的幹爹孟沖彙報。沒想到信還沒有出江南,就被對方知道了。一向以來心狠手辣的倭寇,當然不會放過這個丁白。所以就派人殺了丁白,為的就是殺人滅口。但是沒想到遠在京城後|宮的禦馬監總管太監、司禮監秉筆太監孟沖對這個幹兒子這麼上心。不但派人調查丁白的死因,更是整頓整個崑山軍營。為了不必要的麻煩,倭寇們暫時離開了江口。等他們回來的時候才知道,好不容易建立的關系網全部沒有了。江口又離崑山軍營和南京城這麼近,不利於他們長期居住,所以他們只好放棄江口。怪不得“馬三刀”去了江口之後,沒有發現任何倭寇的行蹤。
鄭益民還告訴秦泰,現任的崑山軍營監軍太監叫馬明,是眾多太監之中很另類的一個。秦泰聽見馬明這個名字的時候,也不由得大吃一驚。
馬明現年五十二歲,在所有監軍太監裡面年紀屬於最大的一個。但是他的名聲一點也不必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們差,名氣直追後|宮“老祖宗”呂芳。馬明十二歲進宮,進宮也屬於比較晚的一個。當時已經十二歲的馬明,已經知道“子孫根”對於男人的意義,也知道失去了它意味著什麼。但是他依然淨身進宮,為的就是一個抱負,要做一個於國於民有利的好太監。馬明出身軍戶,還是一個世襲千戶的子弟。但是馬明知道自己不進宮的話,最多不過是一個普通軍官而已。當時嘉靖皇帝登基不久,急需要一批對他忠心耿耿的奴才。馬明自願進宮,就是為了成為嘉靖皇帝的心腹。從而透過自己的努力,勸說嘉靖皇帝多做於國於民有利的好事。馬明如願以償的成為了一個太監,而且是一個保護嘉靖皇帝的“大力太監”。馬明依仗自己是軍戶出身,從小學過一些軍事知識和格鬥技巧,馬上成為了“大力太監”裡的骨幹。不但深得當時總管太監的賞識,更是被嘉靖皇帝刮目相看。十二三歲的年紀,已經是一個有品級的太監了。這可是嘉靖皇帝特旨恩賞的榮譽,不是一般人能受得起的。按說十六歲以下的小太監不能有品級,更不能擔任重要職務。可是這個馬明都破了例,不但有了品級,而且出任嘉靖皇帝的貼身保衛太監。
正在馬明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日子裡,馬明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正在馬明準備擔任禦馬監要職的時候,馬明聽說了沈煉的事情。沈煉是一個文人出身,曾經中過進士,當過地方官。後來因為為人正直,不願意屈從嚴嵩一黨,而被免職回鄉。錦衣衛指揮使陸炳看中了沈煉的忠直和學問,派手下錦衣衛半押半請的把沈煉帶到了京城。陸炳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才終於勸說成功,沈煉願意出任錦衣衛經歷司主事一職。錦衣衛經歷司屬於錦衣衛的文職機構,專門收發往來信件,起草稟報皇帝的情報。沈煉被錦衣衛裡的人稱呼為沈經歷。沈煉雖然身在錦衣衛,但是時時刻刻記著自己的身份,從來不做昧著良心的事情。幾年後,沈煉透過錦衣衛的秘密渠道,得知了不少嚴嵩父子貪贓枉法、危害國家的罪證。沈煉寫下了赫赫有名的《告嚴嵩父子十三罪狀》,透過錦衣衛可以直接上達天聽的特殊渠道送到嘉靖皇帝手上。沒想到嘉靖皇帝一點不在乎,嘉靖皇帝認為每個人都有錯,只要嚴嵩父子對自己忠心就好,貪汙一點,做事情霸道一點也沒什麼大不了。可是之中有嚴嵩的人,他們馬上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首輔嚴嵩。嚴嵩父子第一時間聯系自己的黨羽,告沈煉幹預朝政。沈煉隸屬於錦衣衛,屬於皇帝家的奴才,按道理是不能直接插手朝政的。嚴嵩父子利用這一點,準備殺雞給猴看,利用沈煉警告一下和自己作對的人,所以他們要求嚴辦沈煉。
馬明雖然不認識沈煉,但是相當敬佩沈煉的為人。馬明真的後悔自己沒有早一點認識沈煉,要是早一步認識沈煉的話,沈煉就不會是現在這個結果。馬明秘密會見了沈煉,沈煉對於太監本來不太願意多接觸,可是看見馬明之後,沈煉覺得自己錯了。兩個人在東廠的詔獄裡一見如故,真的是相見恨晚。臨走的時候沈煉要求,和馬明結為異性兄弟。和一個太監結為異性兄弟,本身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特別是沈煉這種有身份地位的人,和一個太監做兄弟簡直就是一種恥辱。可是沈煉一不是要巴結馬明,二不是想自甘墮落,而是真心希望在臨死之前認識這個另類的太監。兩個身份背景大不一樣的人,在大明最黑暗的東廠詔獄裡結為了異性兄弟。事後馬明為了義兄沈煉的事情到處奔走,和他一樣著急的還有錦衣衛指揮使陸炳。可是他們兩個的實力依然比不上嚴嵩,一些本來可以和他們站在一邊的“清流”,卻因為陸炳出身錦衣衛,馬明是一個太監,而不願意和他們聯手,失去了挽救沈煉的最後機會。沈煉被按上犯上的罪名,在京城菜市口當眾淩遲而死。馬明因為偏幫沈煉,被嘉靖皇帝連降六級之後,還捱了一頓結結實實的打。因為馬明為人正直,不善於交際,所以掌刑的敬事房太監當然不會手下留情。馬明失去了嘉靖皇帝的信任,更是差一點失去了性命。從此馬明成為了一個普通的太監,司禮監的太監們有意無意的不讓馬明有靠近嘉靖皇帝的機會。
馬明在京城皇宮裡沉寂了好久,但是為人仗義的他經常為一些受苦的太監們出頭。那些得了勢的太監也知道馬明的過去,知道馬明不但身手好,而且有一定的後臺,所以也不敢往死裡折磨馬明。馬明這個“俠義太監”的名氣在一些小太監那裡特別受用,大家都喜歡和馬明在一起。十年前嘉靖皇帝因為煉丹,差一點把自己給燒死了。第一個沖進去救嘉靖皇帝的就是馬明,救出嘉靖皇帝之後,嘉靖皇帝曾經一度昏迷不醒。也是馬明大著膽子,把嘉靖皇帝打醒,才總算救了嘉靖皇帝的性命。當嘉靖皇帝看清楚救自己的太監竟然就是多年不見的馬明的時候,也被馬明的打扮嚇了一跳。馬明因為多年來給小太監出頭,得罪了不少大太監,已經被發配去了浣衣局,和一大群年老色衰的老宮女一起洗那些永遠洗不完的衣服。嘉靖皇帝是一個有點念舊的人,他知道馬明比自己小好多歲,可是馬明看上去比嘉靖皇帝老多了。嘉靖皇帝一時想起了馬明的好,馬明不但這次救了自己,而且當初多次保護自己,又是自己最好的奴才,竟然成為了現在這個結果,真的令嘉靖皇帝好生氣。
馬明馬上被嘉靖皇帝任命為玉熙宮副總管,主持護衛工作。嘉靖皇帝在玉熙宮裡修煉,玉熙宮就是相當於乾清宮,玉熙宮總管就是司禮監排名第三位的秉筆太監兼任的。玉熙宮副總管也算是宮中排的上號的重要職務了。當大家都以為馬明柳暗花明的時候,宮中有“老祖宗”之稱的呂芳卻暗中下令,讓自己的人離馬明遠一點。果然不出所料,馬明因為多次勸說嘉靖皇帝不要服用丹藥、遠離道士、重用賢臣、盡快除去嚴嵩父子等多項事務,引起了嘉靖皇帝的極大不滿。這些年來嘉靖皇帝已經依賴于丹藥,依賴於嚴嵩父子,聽不進任何的勸告,馬明的話直接導致馬明的殘酷下場。嘉靖皇帝不但再一次下旨責打馬明,更是將馬明趕出了京城。因為馬明當過“大力太監”,又在禦馬監當過差,算是嘉靖皇帝留一些舊情,發配馬明出任崑山軍營監軍太監。就這樣馬明來到了這裡,成為了崑山軍營的一個監軍太監。
得知崑山軍營的監軍太監竟然是馬明之後,秦泰有了新的部署。秦泰下令鄭益民和他的軍隊帶著張敬的屍體還有張敬的下屬趕往崑山軍營。而秦泰帶著展小小、“馬三刀”和李立等士兵提前趕路去崑山軍營。
進過一個晚上的急行軍,李丁帶領的胡宗憲的親兵隊伍,夾帶著秦泰等三人來到了崑山軍營附近。秦泰他們決定直接闖崑山軍營。
當秦泰他們來到崑山軍營外圍的時候,不得不為崑山軍營的佈置嚇上一大跳。這個軍營已經不能算是一個普通的軍營,就連秦泰這種不懂軍事的“門外漢”也能看出這座軍營的不一般。
“站住,這裡是軍營重地。任何人不得靠近。”一隊巡邏計程車兵發現了秦泰他們,一邊阻止秦泰,一邊發訊號箭通知裡面的軍官。
秦泰來不及說話,裡面的大隊人馬已經沖了出來,把秦泰他們圍住了。
李立知道這些士兵的厲害,連忙拿出胡宗憲給他的令牌,大聲說道:“標下是江南總督胡宗憲胡總制的親兵。奉胡總制的命令,護送查案的秦泰大人來軍營。各位弟兄們不要誤會,快快請出你們的主將和監軍大人。”
胡宗憲的令牌果然有用,雖然崑山軍營在南京附近,但是崑山軍營隸屬于禁軍,也就是歸後|宮禦馬監直接管理。所以崑山軍營可以聽從胡宗憲,也可以不服從胡宗憲的命令。但是一般計程車兵還是對這個江南最大的現任官有點懼怕的。
不久之後一個精壯的武將跟著一個幹瘦的老太監出來了。武將看見李立手上的令牌,馬上換了一副嘴臉。可見這個主將過去不是胡宗憲的手下,就是認識胡宗憲的人。可是這個老太監對於李立手上的令牌視而未見,態度也相當的傲慢。他就是這裡的監軍太監馬明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