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泰準備離開徐州的時候,“馬三刀”回來了。經過他的證實,崑山軍營五十裡之外,的確有一個叫江口的地方。那是一個早已經廢棄的口岸,因為多年來海上倭寇作亂,朝廷海運受阻,所以早已經廢棄不用了。原來這裡曾經是一個熱鬧的集市和港口,如今成為了一個荒涼的地方。“馬三刀”還打聽到幾個重要線索,令秦泰和展小小為之振奮。
“馬三刀”打聽到江口自從被遺棄之後,周圍的老百姓紛紛離開了這個已經不能使用的港口。但是依然有一些原住民,因為捨不得離開這個世代居住的地方,而留了下來。可是不久之後這些原住民都不見了,有人說是他們搬走了,也有人說是被殺了。反正這些人都不見了。
“馬三刀”還打聽到,十多年前,一夥山賊因為迫於無奈,曾經霸佔過江口。但是不久之後,一向懶散的朝廷的軍隊竟然圍剿了這群山賊。而那群士兵真是崑山軍營計程車兵,當時的監軍就是張敬。
“馬三刀”還拓寫了一些石刻,其中有一些是古怪的文字,和張敬臨死的時候抓著的腰帶上的文字差不多。這個線索令秦泰感到興奮。
秦泰一邊消化“馬三刀”的資訊,一邊幫著展小小翻譯“馬三刀”帶來的石刻。“馬三刀”也在略微休息之後,幫著秦泰整理證據。
這時候那個心存感激的軍官來了,他拿來了手下收集的資料。這是秦泰用胡宗憲的令牌,要他們幫著查詢的四個倭人的資訊。秦泰連忙接過卷宗仔細看了起來,等秦泰看完這些卷宗之後,一個比較清晰的線索出現在秦泰的腦海裡。
秦泰支開不相幹的人,命令李丁等剛剛趕到不久的江南總督府的親兵把守帳篷,不得允許任何人不得靠近。在裡面秦泰、展小小、“馬三刀”三個人又開起了“諸葛會”。
首先秦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道:“三刀的資訊,加上剛到的卷宗。證實了一件事情,這四個倭人不但是倭寇,更是危害我大明沿海村莊的倭寇中相當重要的人物。他們不但是倭寇裡的頭目,更是經常化裝成我漢人,來內地刺探情報的倭國奸細。卷宗上說,六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個從前線受傷回後方計程車兵認出了其中一個奸細。這個士兵原來隸屬於俞大猷的探子兵隊伍,曾經不止一次看見過這四個奸細向他們的大首領彙報我大明的軍情和地方防務。這個士兵馬上向就近的兵營彙報,士兵們抓住了這四個奸細。這四人性格相當的強硬,不但不願意說出自己的事情,更是大罵士兵和軍官。經報請南京鎮守太監張勇,張勇下令處死這四個奸細。聽清楚了嗎?是那個張勇下的命令。”
展小小馬上想到什麼,立刻說道:“這麼說他們是窩裡鬥。張勇借這個機會殺了這四個人,是為了借人滅口了?後來張勇意外身亡,會不會就是倭人對他的報複行為?”
秦泰沒有正面回答展小小的疑問,又說道:“四個重要的倭人怎麼會同時出現在一起?按照一般的慣例,他們四個人應該各有各的分管,不大會在同一個地方出現。而且這個地方又是在敵方的地方,他們四個人怎麼會這麼傻呢?唯一的解釋只有兩種,第一種是他們受了欺騙,有人故意把他們約到了一起,然後借刀殺人。第二種是他們故意引起大家的注意,故意給大明士兵抓住。”
展小小懷疑地說道:“第一種可能性存在。可能是張勇故意騙他們來內地之後,再把他們抓起來殺了。但是第二種可能性,怎麼也說不通啊?難道這四個倭人腦子有病,自己送死嗎?”
秦泰又說道:“現在不去管這四個倭人是怎麼死的了。現在分析一下江口這地方。我越來越覺得這個江口有問題。首先三刀說的,這裡的原來的居民都不見了。這些居民上了哪裡去了?就算集體搬走了,也應該有官府的人調走他們的卷宗才對。所以說他們不是搬走了,不是被殺了就是失蹤了。其次崑山軍營的作用是拱衛南京,圍剿山賊的事情怎麼也輪不上他們。他們主動出擊,消滅盤踞在江口的山賊,一定有問題。第三就是江口出現了這麼多倭文的石刻,證明有倭人曾經在江口長時間居住過。在江口興盛的時候,雖然會有倭人進出港口,但是我國和倭國之間的關系並不好,所以不會有大批倭人在我大明逗留。”
展小小搶著說道:“只有一種解釋,就是在這些年裡。江口被朝廷遺棄的時間裡,倭寇暗中留在江口。不但霸佔了江口,而且在這裡長期駐守了一支軍隊。這些倭人裡一些喜歡賣弄文學的,在一些石頭上留下了石刻。可是他們駐守這裡有什麼用呢?”
秦泰白了展小小一眼,不知道是因為展小小搶了他的話不高興,還是展小小問的問題太過於小兒科。展小小馬上乖乖地做好,不再多話。秦泰比較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於展小小的“識相”,秦泰很滿意。
秦泰又說道:“江口不但離崑山軍營很近,而且離南京也很近。這便於他們觀察南京周邊地區的軍事調動。要是南京城兵力空虛的話,他們可以直接進攻南京,或者從海路秘密運送大批倭寇攻佔南京。還有這個江口可以直接通往大海,是天然的走私和運送大件貨物的地方。看來倭寇把江口當作了一個秘密聯絡地點和一個軍事基地。”
“馬三刀”恍然大悟地說道:“怪不得山賊要被圍剿了。這是崑山軍營,不,應該說是張敬在幫著倭寇清理不必要的麻煩。這麼說來,那些原來的居民是被倭寇全部殺了。這些喪盡天良的倭寇,老百姓得罪你們了嗎?為什麼無緣無故的屠殺我們的百姓?我真想去他們的地盤,好好也折磨一下他們的老百姓。”
秦泰略帶一點憂傷地說道:“三刀,冷靜點。倭寇不是人,至少對於我們大明國的人來說,他們是畜生。比如說我們被狗咬了一口,難道反過去也咬狗一口嗎?他們是畜生,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我們卻不能。這些人一定會有他們自己的報應,我相信我大明的軍隊一定會為我們報仇的。至於這些百姓,我覺得會不會是被倭寇們抓了起來,逼著他們清理堵塞的河道去了。江口作為一個港口,當時每一年朝廷花大量銀子清理河道裡的淤泥。自從遺棄之後,河道裡的淤泥一定越來越多。為了清理河道裡的淤泥,倭寇一定需要大量的當地老百姓清理。這些居民很有可能被倭寇抓去清理河道裡的淤泥去了。不過過了這麼多年,這些百姓估計已經全部遇難了。”
三個人誰也沒有在說話,大家都心裡覺得不痛快,特別是“馬三刀”,真的很生氣。要是身邊有倭人在的話,一定會很倒黴,絕對會承受“馬三刀”暴風驟雨般地沖擊。不光脾氣不好的“馬三刀”會打人,就連展小小也說不定會動手,秦泰倒好一點。要是周圍沒有其他人,沒有士兵看著的話,秦泰也會出手。但是隻要身邊有外人,有士兵看守的話,秦泰還是要顧忌一點自己的身份。
這時候那個軍官過來了,這個軍官叫鄭益民,山東泰安人士。原來隸屬於崑山軍營,後來調到了徐州附近的兵營,擔任軍營裡的一個佐領。“佐領”是大明軍隊裡的一個職務名稱,職務在把總和千戶之間。“把總”又叫百戶,名以上可以統領百人左右的軍隊,其實自從大明國建立以來,就沒有實額實餉過。也就是說軍營沒有滿營過,也沒有實打實的發過足額軍餉。京城附近的軍營好點,一般都是七成人數,三成空餉由軍官和監軍的太監獲得。地方上的軍營一般是六成人數,有的地方不到五成。這麼說來一個百戶,也就是把總手下計程車兵不到六七十人。一個千戶,也就是千總手下不到六七百人而已。鄭益民所在的軍營屬於後方軍營,不但實力差而且福利更差。這裡計程車兵不如京城計程車兵那麼受到朝廷的重視,又不如前線計程車兵那麼重要,所以整體實力真的不敢恭維。李丁雖然只帶來不到百人的胡宗憲的親兵隊,但是真的打起來的話,絕對能把鄭益民所帶的三百多地方士兵給殺個片甲不留。
秦泰聽說鄭益民來自崑山軍營,就開始旁敲側擊的打聽關於崑山軍營裡的事情。由於鄭益民感激秦泰,秦泰又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官員,所以鄭益民把知道的一切說了出來。
原來崑山軍營之所以叫崑山軍營,主要是因為軍營駐守在離南京城不遠的崑山縣,軍營依山而建,這座山就是崑山。崑山軍營因為是拱衛南京的軍營,所以他們的建制是按照皇家軍隊建造的。當有皇帝南巡的時候,他們也要擔負起保護皇帝的責任。所以崑山軍營的戰鬥力和裝備在南方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要不是戚繼光和俞大猷等一些將領自己拿錢出來貼補前線士兵的裝備和福利的話,前線計程車兵還不如崑山軍營計程車兵厲害。可是崑山軍營屬於後衛軍營,沒有特殊情況,不得擅自離開南京城附近,更不能作為一線部隊參戰。所以崑山軍營空有這麼多這麼好的裝備和士兵,卻不能殺敵報效國家。每一個派往崑山軍營的主將,其實就是變相幽禁。崑山軍營的實權掌握在監軍手上,主將只不過只有訓練士兵的權利而已。自從張敬離開崑山軍營之後,崑山軍營先後來過兩位監軍太監。第一個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孟沖的幹兒子丁白。孟沖不光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更是禦馬監的總管,也是掌握天下兵馬的人。如果說大明的兵馬大元帥是誰,就只有歷代皇帝他本人了。可是皇帝總不能天天管著士兵和軍隊,所以皇帝兼任的兵馬大元帥身邊就有一個常務副元帥。這個主持常務的副元帥就是禦馬監的總管。全國兵馬的總後勤就是兵部,總排程就是內閣。丁白來到崑山軍營後不久,就意外的病死了。為此丁白的幹爹,禦馬監總管太監、司禮監秉筆太監孟沖,下令重新整頓崑山軍營。崑山軍營上層全部換上了新人,主將換了,監軍太監也換了。新任的監軍,現在為了處理軍營裡的爛帳,弄得是焦頭爛額。鄭益民也借這個機會離開了崑山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