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泰雖然不知道老太監們心裡想到的恐怖畫面,但是秦泰知道他們一定有感而發,看見了自己所做的虧心事。這時候是老太監們最脆弱的時候。
譚大也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原來以為秦泰只要不是參與者,應該能為他們主持公道。可是看見這麼多的裝備和戰馬後,他的心徹底死了。這麼多的東西堆在這裡,這麼多的戰馬養在這裡,說他們一點都不知道,誰會相信?這麼多的裝備和戰馬,就算運進來也需要好幾天時間,這麼多老太監都不知道嗎?只要有一個老太監參與了,就等於他們都脫不了幹系,就等於所有的太監都有嫌疑。秦泰不但不會相信他們,也更沒有辦法幫他們。事情已經這樣了,就算神仙來了也幫不了他們了。
譚大在嘉靖皇帝身邊許多年,深知這個皇帝的優缺點。嘉靖皇帝的果斷和智慧,是大明皇帝中的佼佼者,但是他的多疑和猜測也是所有歷代皇帝中少有的。譚大記得他在皇宮的時候,嘉靖皇帝偶然吃到了一種點心糖蓮藕。嘉靖皇帝多吃了幾塊,並沒有說什麼話。之後幾天裡,天天的點心裡都有糖蓮藕,嘉靖皇帝都吃得很開心。可是有一天,嘉靖皇帝又看見糖蓮藕的時候,發現糖蓮藕和原來的有點不一樣。多疑的嘉靖皇帝就沒有再吃糖蓮藕,他懷疑這糖蓮藕已經被人下了毒。嘉靖皇帝暗中將一小塊糖蓮藕喂給一邊的小鸚鵡吃,小鸚鵡吃了不消化的糖蓮藕馬上死了。嘉靖皇帝卻以為他的猜測是正確的,下令將做糖蓮藕的廚師和送糖蓮藕的太監,以及能接觸到這道點心的所有人全部格殺。這種多疑又殘忍的皇帝,怎麼會放過意圖謀反的太監呢?
嘉靖皇帝一生之中最相信三種人,第一種人是道士,嘉靖皇帝是一個通道的皇帝,他相信世上有神仙,有令人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第二種人就是嘉靖皇帝身邊的太監,嘉靖皇帝覺得太監是依靠自己才能生存下來的奴才,沒有他這個皇帝,這些太監就會生不如死。所以這些太監絕對對自己忠心耿耿。自己也可以絕對對他們放心。第三種人就是朝中的言官,嘉靖皇帝覺得這些整天告人的官員可以相信。要是言官有私心,他就不敢隨便亂告人,敢告人就等於代表這個言官不怕被人告。所以縱觀嘉靖朝,幾乎所有的封疆大吏都是言官出身的。兩江總督胡宗憲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原來也是一個浙|江省的巡按禦史。才短短十年時間,胡宗憲由一個小小的七品巡按成為了現在正二品的封疆大吏。當然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例如胡宗憲是嚴嵩的得意弟子等等,但是胡宗憲要不是被嘉靖皇帝看中,絕對成不了現在這地位。
一個或者一批自己很相信的人,欺騙了自己,是每一個普通人都難以忍受的事情。何況是一個皇帝,一個多疑又殘忍的皇帝。譚大幾乎已經聽見了嘉靖皇帝的暴怒聲,聽見了嘉靖皇帝砸東西的聲音,聽見了嘉靖皇帝大開殺戒的怒吼聲。隨著令下,從北|京的皇宮到南|京的舊皇宮,再到鳳陽祖陵和這千秋閣,不知道有多少的太監會因此丟腦袋。這裡的所有老太監估計沒有一個能活下去了,皇宮裡的老祖宗呂芳也可能牽連進去了。要是大總管呂芳倒臺了,那麼這麼多的地方鎮守太監和監軍太監怎麼辦?他們都是呂芳的幹兒子幹孫子,他們的地位會不會變?因為這裡的事情,會不會影響到老祖宗呂芳近四十年來的經營?會不會使整個皇朝的太監徹底走下神臺,他們的地位被朝中官員所代替?嘉靖皇帝還會不會再相信太監?
“阿木靈”太監第一個倒下了,他是被自己腦海裡出現的小紅嚇死的。不過他死的時候好像覺得很輕松,他終於不用再受苦了。他要去找小紅,就算被小紅責罵和打罵,他也心甘情願地接受。他記得小紅在有孩子的時候,曾經和他說過,孩子將來會有一個幹爹,他是孩子唯一的幹爹。他親手斷送了小紅,也親手了結了自己的幹兒子。他愧對小紅母子,他要用他的來生補償她們母子。
那個監軍太監是怕死,自己吞下了早就藏在身上的一顆毒藥。記得當時向太醫買這顆毒藥的時候,太醫說過這顆藥不但味道不苦,而且服下後馬上起作用,不會有任何的痛苦。可是當他吃下去的時候,發現其實太醫騙了自己。自己花三百兩銀子買來的毒藥,不但不好吃而且服下後內髒很痛苦。還好自己當初不但用三百兩買了這顆毒藥,更買了這個太醫的命,不然的話真的不甘心。在掙紮了幾下後,這個到死都在怨恨別人的原監軍太監終於死了。
在此同時好幾個太監同時倒地,有的是受不了打擊倒地的,有的是因為怕自己將來自己死的痛苦,像監軍太監一樣自殺的。他們都覺得自己無望了才會這麼做,他們活著的時候對別人很狠,如今對他們自己也一樣很狠。
秦泰對譚大說道:“你也失去了信心?對不對?不過你們錯了,本官有辦法為你們翻案。不過還是那句話,你們要絕對對本官誠實,沒有隱瞞。”
譚大猛地抬起頭,看著這個年紀不大的秦泰。要不是譚大自宮進了皇宮的話,秦泰的年紀應該是和譚大的孫子差不多大。但是譚大就是相信這個小孩子,他覺得秦泰身上有股子其他官員沒有的精氣神。
譚大說道:“我相信你。大人,您要我們這些等死的廢物怎麼配合您?”
秦泰和譚大的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大家都用一種驚訝的目光看著這個官員。這個小小的六品官員,這麼小年紀就能救他們?他真的能力挽狂瀾,扭轉局面?
秦泰掃了一眼大家,估計差不多所有的太監都來了。好家夥,老太監夠多的。初步估計應該有上千名老太監在千秋閣裡等死。這可是大明超級的養老院,一個外人一生都不可能知道的怪異養老院。
秦泰對譚大說道:“這裡的一切,馬上派人看管起來。不準任何人靠近,更不準任何人搬動。這裡是現場,帶本官勘察後才能允許大家清點。到時候要派人看管好物資,不準丟失任何一件武器和裝備。”
譚大也知道,現在再去消滅證據是最笨的一個方法。不如讓證據擺在原地,反正這些證據不是自己的,自己沒理由幫別人處理了。
譚大對一邊的幾個老太監說道:“聽見了嗎?大人的話很有道理。從現在開始,按照人手日夜看管,不準任何人靠近。沒有大人的命令,就算是我的指令也不能進去。這是關繫到我們上千人生死的大事,絕對不能馬虎。”
大家都嚴肅地點了點頭,他們知道大家能否死裡逃生,就看這堆東西了。這裡的東西比天下所有的財寶都要珍貴,因為人死了,再多的錢也沒有用。只有他們活著,才能繼續享受金錢帶來的幸福。
秦泰命令手下,把守千秋閣對外的每一個出入口。沒有秦泰的允許,任何人不得出入。禁軍也不可以,老太監更是不可以。
秦泰被譚大請進了離馬廄不遠的一間貴賓房,裡面的佈置相當的豪華。
譚大和幾個管事的老太監,都在一邊陪著秦泰。
秦泰和小靈子在房間裡和這些老太監周旋,李立在看管現場。
小靈子從破屋回來後,沒有來得及和秦泰單獨彙報,只好站在一邊等機會。
秦泰問譚大,他說道:“現在譚大太監可以說真話了吧。本官想知道的秘密。”
譚大和大家對看了一眼,譚大慢慢地說道:“其實這是後|宮的秘密,大人不應該知道的。但是大人這麼為我們著想,我們就說出來好了。這裡名義上是我們這些太監養老等死的地方,實際上是一個後|宮的監牢。我們不過是奉命看管犯人的牢頭而已。這裡關押著好幾個人,有先帝時期的皇後,還有當今皇上的萬敬妃等等人。”
秦泰瞪大了眼睛,驚訝地說道:“這裡關押著萬敬妃?她不是已經成仙了嗎?”
正德皇帝的老婆皇後被關在這裡,雖然令秦泰有點意外,但是絕對比不上萬敬妃的事情令他震驚。萬敬妃是嘉靖皇帝早期再得寵的妃子,她竟然關在了這裡。嘉靖皇帝不是孝宗皇帝的骨血,也不是先帝武宗皇帝的兒子,而是先帝武宗皇帝的堂兄弟。嘉靖皇帝的親生父親是興獻王乃是憲宗皇帝的小兒子,他的封地在湖|北陸安。嘉靖皇帝的父親和嘉靖皇帝一樣相通道教,認為世上有神仙。他小小年紀就開始練氣服用丹藥,在嘉靖皇帝八歲的時候,這個年輕的王爺就離開了人世。嘉靖皇帝的生母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在嘉靖皇帝十三歲的時候,為嘉靖皇帝選了一個同樣信佛的正妃。正像興獻王和他的老婆一樣,嘉靖皇帝和他的正妃關系也不是太好。一個姓萬的官員將自己的女兒送給當時還是王爺的嘉靖皇帝為側妃。這個女人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萬敬妃。這個萬妃從小就接觸道教,和嘉靖皇帝易趣相投,馬上得到了嘉靖皇帝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