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萱聲淚俱下地懇求她爹要保重自己,她會好好孝順他老人家。
夏元海循循善誘,廢話說了一大堆,最終才說出自己的心願。他要她嫁給永安王。
夏文萱起初堅決不同意,她愛的人是楚天闊,對永安王沒有感情。後來,夏元海以死相逼,夏文萱才改了口,說會考慮考慮。
夏元海趁熱打鐵。
他苦口婆心地勸夏文萱,永安王是真愛她,只有嫁給永安王,她才會幸福。
他語重心長地告訴她,她和楚天闊不會有結果,楚天闊的心並不在她身上。
他可憐兮兮地對她說,只要看到她幸福,他就有了活下去的動力。
夏文萱反駁,她不愛永安王,嫁給他沒有幸福可言。
夏元海只得使出殺手鐧。她嫁給永安王,有了靠山,他下半輩子不用乞討為生了。有了永安王的庇護,他才能安然度過晚年。楚天闊也會看在永安王的面子,真正放過他。
夏文萱這才勉強同意,因為楚天闊。她思忖,嫁給了永安王,她就是楚天闊的弟妹。她以後要見到楚天闊可就容易多了。再說,嫁給永安王,可以幫到她爹,兩全其美。
“爹,我答應嫁永安王!”
“乖!真是爹的乖女兒!”
當日,夏元海就將夏文萱願嫁永安王的訊息,飛鴿傳書告知夏惜之與永安王。
永安王按捺不住,當夜就去找他父皇。
誠如夏惜之所料,皇帝極其反對這門婚事。永安王剛提出,就遭到強烈斥責。
“朕不同意!安兒,你要娶哪門千金,朕都答應,唯獨不能是夏文萱。”
“父皇,這是為什麼?兒臣誰都看不上,單單就喜歡文萱。兒臣好不容易想娶妻,父皇卻如此反對,豈不是要兒臣孤獨終老嗎?”
“朕說什麼也不會同意!安兒,別的事,父皇可以依你。這件婚事,就不要提了。”
“那好。父皇若不同意此婚事,那就答應兒臣,將母後放出冷宮。”說出這話時,永安王並無半分糾結,他知道他父皇不可能將母後放出來。
這招叫做自相矛盾。既然父皇說了,其他事可以答應,唯獨娶夏文萱不行。那就說明,放母後出來是可行的。只要母後出了冷宮,一切都可從長計議。
皇帝面上一僵,自知被永安王將了一軍,有些下不來臺。二十多年來,他和永安王之間父慈子孝,很少起爭執。最近這是怎麼了?兩人話說不到兩句,就紅了臉。
他長長嘆了口氣:“安兒,你提出的這兩件事,讓朕太為難了。朕不能答應你。如果沒有其他的事,你先下去吧。”
一言不合就要轟人離開,永安王不幹了。
“父皇不同意這門婚事,總得給兒臣一個理由吧?難道真如母後所言,父皇恨母後恨舅舅,所以反對兒臣娶文萱表妹?”
聞之,皇帝怒氣翻湧上來,又是夏惜之慫恿的。她是生怕他們父子二人鬧得不夠僵嗎?
在他的印象中,夏文萱如夏惜之一般性情,又是夏元海的女兒,他怕永安王娶她會吃虧。往大的方面來說,他不想跟夏元海再有牽扯。
但是,要娶的人是永安王,他的堅持讓皇帝疼痛不已。
皇帝被兩個兒子弄得心力交瘁。
太子不顧他的反對,堅決要娶煙香。
永安王不聽他的話,堅持要娶夏文萱。甚至,永安王提出放棄皇位繼承權作為條件交換。
最終,因為夏惜之的事,皇帝自覺虧欠永安王,為了彌補永安王,勉為其難答應他娶夏文萱。
於是,皇帝下了道聖旨,讓永安王與夏文萱一個月後完婚。
.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