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1010—1063),即趙禎,真宗子。大中祥符八年(1015)封壽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王,立為太子。乾興元年(1022)即位。
天聖、明道10餘年間,由章獻太后垂簾聽政。他在位期間,宋代科學文化有一定發展。
但各種社會矛盾也進一步尖銳,土地兼併日趨嚴重,皇佑元年,1049,全國軍隊總數增至140萬,達到北宋養兵的高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軍費開支佔財政收入的十之七八。官員數目也超過真宗時約一倍。
康定、慶曆年間,西夏幾次大舉進犯,宋軍都大敗,後與西夏訂立和議,每年給西夏大量銀、絹、茶。
對遼也屈辱求和,增納歲幣。農民起義、兵變、少數民族反抗鬥爭,一年多於一年。
為了解決統治危機,仁宗曾於慶曆年間,任用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充執政,企圖對吏治作一些整頓,史稱慶曆新政,但很快就取消了。仁宗懦弱無能,在位雖長達42年,卻無所作為。
不過在宋仁宗統治時期,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仁宗皇帝當政期間,政府正式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官交子”。
仁宗皇帝性情寬厚,不事奢華,還能夠約束自己,因此他受到歷代歷史學家,政治家的稱讚,有一次,時值初秋,官員獻上蛤蜊。
仁宗問從哪裡弄來的,臣下答說從遠道運來。又問要多少錢,答說共枚,每枚錢主幹。仁宗說“我常常告誡你們要節省,現在吃幾枚蛤蜊就得花費錢,我吃不下!”他也就沒有吃。
再就是宋英宗趙曙,此人怎麼說呢,算是空有一番抱負卻英年早逝的皇帝吧!
宋英宗趙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實,後改名趙曙,太宗曾孫,濮王允讓之子。
仁宗無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宮撫養,賜名為宗實。1050年為嶽州團練使,後為秦州防禦使。
1055年立以為嗣。英宗在位期間,任用舊臣韓琦等人,不想改革,但與遼國和西夏沒有發生戰爭。1067年,病逝於宮中福寧殿。在位四年葬於永厚陵,陪葬有高後、狄青、楊延昭等。
英宗趙曙是真宗之弟商王趙元份的孫子,濮安懿王趙允讓的兒子。嘉佑七年,1062,立為皇太子,封鉅鹿郡公。嘉佑八年即帝位。
生平的話,宋英宗趙曙,原名趙宗實,,北宋第五位皇帝,濮王趙允讓第十三個兒子,天聖十年,明道元年,壬申年正月三日甲戌,1032年2月15日,生於宣平坊宅第?嘉佑八年,1063年,,英宗把這天定為“壽聖節”?,屬相猴。
最早,濮王夢兩龍與太陽一起掉落下來,用衣服裝住了它們,到英宗出生時,赤光滿室,有黃龍在赤光中游走。
英宗於嘉佑八年四月一日壬申,1063年5月2日,—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1067年1月25日,在位,當政共計4年。
年號治平治平元年正月一日甲辰,1064年1月21日,—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1067年1月25日,,年號使用4年。治平三年,1066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上尊號體乾應歷文武聖孝皇帝。
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1067年1月25日,英宗崩殂於福寧殿,享年36歲,殯於殿西階,廟號英宗,群臣上諡憲文肅武宣孝皇帝,八月二十七日癸酉,葬英宗於永厚陵,今河南鞏義孝義堡,。
元豐六年,1083年,十一月,加諡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
英宗不是仁宗的親生兒子,本與皇位無緣。
作為北宋第一位以宗子身份繼承大統的皇帝,應該說,他很幸運。
但不幸的是,他體弱多病,繼位之初即大病一場,而不得不由曹太后垂簾,後雖親政,不久便病故,在位僅5年,這在兩宋諸帝中也是鮮見的。
英宗同他名義上的父親仁宗一樣,也是一位很想有所作為的帝王,但他近乎偏執地恪守孝道,使得他即位之初便與曹太后矛盾重重。
親政不久,更是演出了一場震驚朝野的追贈生父名分的鬧劇。
等到這場爭議得以平息,他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終點,於是,振作國勢的改革大業只好留給他的兒子宋神宗去完成。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