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在凹晶館的聯句,黛玉在湘雲發洩對寶釵不滿時還勸解史湘雲。
而寶釵則在看到王夫人底牌後“臥塌之側不容他人酣睡”,不容於林黛玉。
姐妹們結社吟詩,李紈利用自己詩社社長的權力以“溫柔渾厚”為標準強評薛寶釵為首,寶釵無一字謙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菊花吟評林黛玉為魁,黛玉還自謙自己的詩“失於纖巧”,稱讚未拿上名次的史湘雲詩中不乏佳句。
寶釵也誇獎過林黛玉譏諷劉姥姥為“母蝗蟲”是“春秋筆法”,誇獎過賈母比鳳姐“巧”,但那種誇獎沒有實質內容,沒有誠意,別有一番用心。
同樣是誇獎別人,黛釵截然不同。
《紅樓夢》描寫人物的角度是不斷轉換的,而不同角度的描寫所表現的作者對人物的褒貶感情也是很不相同的。
還有如第5回的林黛玉和薛寶釵以及林薛兩類不同女性在作者的筆下都是命運不能自主任人選擇的可憐人。
作者正是從這個角度同情她們,“無所愛憎”,“無所褒貶”,“一視同仁”,“悲金悼玉”。
在以後各回的描寫中,角度不盡相同,以她們各自處世的態度也就不是“無所愛憎”,“無所褒貶”,“一視同仁”了,而是有褒有貶,有愛有憎,並非一視同仁。
這就需要我們閱讀時細心體味。
此外還有就是“釵正黛次”之說,因為《紅樓夢》第57回“慧紫鵑情辭試忙玉,慈姨媽愛語慰痴顰”是前80回《紅樓夢》的一個重大轉折,讀懂這一回是準確地把握後來一系列人物情節的關鍵。
在此之前,王夫人委託薛寶釵管家,表明她加快實現“金玉姻緣”的決心。
林黛玉的出路何在,第57回正是回答這個問題的。
紫鵑試寶玉本來是逼寶玉表態的,出乎紫鵑所料的是賈母和薛姨媽也表了態。
賈母不讓黛玉離開賈府可以理解,薛姨媽不讓黛玉離開賈府,值得研究。
黛玉一旦離開賈府,寶玉便會變得又呆又傻,看著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又呆又傻的人,作母親的心中又該是何滋味呢,為了保全自己的女兒而保全寶玉,為了保全寶玉就必須留下黛玉。
那麼,留下黛玉又該作何安排,薛姨媽雖和王夫人是同胞姐妹,但性格迥異。
王夫人不大愛說話,像個“木頭人”,平時吃齋唸佛,但做事心狠霸道。
薛姨媽則軟善厚道,她既要讓黛玉留在賈府,不使寶玉變呆變傻,又要使黛玉能有一個“四角周全”的歸宿。
以含蓄不露見長的薛寶釵試探性地要黛玉嫁給薛蟠,黛玉做出拒絕的表情和動作,性格厚道的薛姨媽不願勉強黛玉,一旦發現黛玉拒絕嫁給薛蟠,她馬上說了一番要黛玉嫁給寶玉的話。
這不能說是薛姨媽狡猾騙人,其用意還是真誠可信的。
既然戴金鎖的要嫁與寶玉的作正妻,那麼黛玉就只能作二房了。對此作者雖然沒有點破,但卻在多處作了一系列暗示和照應,以便提醒讀者注意。
首先一處,是紫鵑聽了薛姨媽說要讓黛玉嫁給寶玉後,催促薛姨媽和賈母去說,薛姨媽“哈哈笑著”對紫鵑說“你這孩子,急什麼,想必催著你姑娘出了閣,你也要早些尋一個小女婿去了。”
在中國的一夫多妻制家庭,為了防止作次妻的有越禮言行,明媒正娶的正妻帶陪房丫頭作丫頭,作次配的不能帶陪房丫頭,服侍她們的丫頭由正妻調撥自己房裡的丫頭充任。
《金瓶梅》中服侍潘金蓮的丫頭龐春梅原是吳月娘房裡的丫頭,《紅樓夢》中趙姨娘房中的丫頭彩霞原是王夫人房中的丫頭,尤二姐住進大觀園後,服侍她的是鳳姐房中的丫頭善姐。
紫娟給寶玉說過,她試寶玉,催黛玉早嫁寶玉,目的是既不離開本家,又和黛玉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