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就是寶釵和黛玉兩人之間的矛盾衝突。
因為寶釵進住賈府後的言行都是圍繞著實現“金玉姻緣”,黛玉日夜嚮往的是“木石姻緣”。
釵、黛追逐的物件又是同一個寶玉;寶玉選擇的是林黛玉,但王夫人卻已為他選定了薛寶釵。
所以釵黛矛盾由此而生。
並且黛玉投靠的是不掌實權的賈母,寶釵投靠的是掌握實權的王夫人。
因此黛玉要自己選知己休憩終生伴侶,寶釵聽命父母裁定;黛玉單純厚道,熱情。
而寶釵有城府,與誰都合得來,與誰都談不上感情篤深,與人交往功利色彩很重。
黛玉與寶玉關係在明裡,誰都看得見。寶釵卻避開家長,暗中使勁;黛玉靠當事人,寶釵靠掌權人。
黛玉讀書知禮,循規蹈矩,雖有個人選擇意向,沒有向任何人表露;寶釵則對封建禮法陽奉陰違,對寶玉的寶玉引人注目的注意。
像是在第36回之前,釵黛處於對峙狀態,互相爭強鬥勝,各不相讓,而在第36回之後,黛玉經歷了賈府的一系列事變,在嚴酷的現實面前向寶釵服輸。
特別是宴大觀園說酒令時黛玉無意中說了《牡丹亭》、《西湘記》中兩句唱曲,寶釵要挾黛玉,教訓黛玉,說得黛玉“垂頭吃茶,心下暗服,只有答應是的一字”。
後來黛玉在寶釵面前承認自己在身份、家世、親眷等方面不如寶釵。寶釵管家之後,“金玉姻緣”大局已定,黛玉只好預設“釵正黛次”方案,投向薛氏母女懷抱。
還有就是王夫人和黛玉的衝突
因為王夫人從其畸形的審美觀出發,認為長得好看的必不安分,在黛玉剛進賈府時就對她產生了感情上的排斥傾向,神精敏感地叮嚀黛玉不要沾染寶玉。
隨著寶黛關係的不斷發展,王夫人便黛玉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不願意拿出360兩銀子為黛玉認真治病,還把對黛玉的一腔憤怒發洩到金釧兒、晴雯身上。
黛玉雖然深知王夫人是她與寶玉結合的最大障礙,但是她的性格和地位決定了她不可能有一丁點思想和言行上的反抗表示流露出來,完全處於被動地位。
王夫人雖然處於主動地位,因礙於賈母,也一時拿黛玉沒法。但愈是這樣,除掉黛玉的心思也就愈加強烈。王夫人和黛玉矛盾衝突與其他矛盾衝突具有不同的特點和形式。
包括交叉性矛盾衝突
所謂交叉性矛盾衝突是指鳳姐、李紈、探春三個人物既與寶玉衝突,又與王夫人衝突的矛盾狀態。
王熙鳳是王夫人內侄女,又在賈府替王夫人管家,待人接物按王夫人眼色行事,一心一意效忠王夫人。
但因她幼時生活在東南沿海一帶,家裡經常和外國人打交道;不識字,較少受傳統道德影響;自小當男兒教養,思維言行不同一般女流之輩。
她和秦氏雖皆淫亂,但卻顯示了資產階級貴婦人和封建階段貴婦人之不同(見恩格斯致哈格納斯的信“論巴爾扎克”)。
她反對賈璉賈赦搞一夫多妻;和張道士開玩笑不顧道俗、長幼、男女之別;她打人手狠、罵人苛薄;對公婆不孝,對妯娌不和,對丈夫不賢,上下左右關係緊張;她不以出身嫡庶論人,誇讚探春、小紅。
同時她還不顧公婆在場,人未到而笑先聞;她踩著門檻剔牙縫,不信陰司地府報應,說行就行;她對晴雯、司棋的看法與王夫人不同。
她又是賈赦親兒媳,“終究要過那邊去”,只是王夫人的臨時管家婆,金玉姻緣不僅威脅的是林黛玉,而且也威脅到她的管家婆地位。
按照她的性格,應該支援寶玉選擇黛玉,反對王夫人選擇寶釵。但她為了效忠王夫人,為了四大家族聯姻,卻違背性格本能而支援王夫人選擇寶釵提拔襲人,反對寶玉選擇黛玉。
她那些要黛玉給她家作媳婦的話,正如黛玉所說,只是拿黛玉窮開心她故意要讓寶釵生日規格超過黛玉。
以及在寶釵生日時比黛玉為戲子,要拿黛玉過生日衣服妝裹死去的金釧屍首,八月十五日擊鼓傳花說笑話時故意在眾人面前倡揚寶黛的不平常關係,企圖毀壞黛玉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