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表演吐菸圈“煙戲”)來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在當時可算是一種獨特的廣告形式,既豐富了人們的閒餘生活,也促進了其煙的銷售。
成都彈棉花的小販在幫主顧彈棉花的時候,其本身就是一個活廣告,他的動作帶有表演性質,能夠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如果他的表演很到位,那麼找他彈棉花的人就會更多。
而賣響簧的一般在售賣的同時會自己吹響簧,用表演來吸引顧客的購買,讓顧客瞭解該產品的優良品質。
賣布捆子的小販肩扛數尺長的布匹,折成長方形的布匹一摞摞碼起來,呈現出岌岌可危的樣子;賣蒸餑和賣油糕的則喜歡把盤案頂在頭頂上;賣風車的手轉製作精巧的小風車,這些都帶有表演意味的廣告。
另外,當時挑擔賣小吃的男子多是英俊少年,他們都很重視衣妝飾品的搭配,有的還在草帽上插花,有的把蒲鞋染上蠟。
這種種裝飾都是為了吸引顧客的目光,同樣帶有表演性質,同時也有很好的促銷作用。
清代楊靜亭寫的竹枝詞《都門雜詠》中一首記錄廠甸一帶攤販的廣告說:
“新開廠甸值新春,玩好圖書百貨陳。裘馬翩翩貴公子,往往多是讀書人。”
集市攤販主要以陳列廣告為主。
李靜山《增補都門雜詠》“市廛門”中《琉璃廠》有一首詠頌琉璃廠的陳列廣告說:
“畫舫書林列市齊,遊人到此都眼迷。最難古董分真假,商鼎周尊任品題。”
古玩鋪則?唐宋元明件件陳,滿牆字畫盡名人。估衣攤:裙衫袍褂列成行,布帳高支夏月涼。急事臨身多繞路,怕聽爭問買衣裳。
另外,這一時期及之前的風俗畫對陳列廣告也有精細的描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宋朝時蘇漢臣曾畫過《雜技戲孩圖》、南宋李嵩畫的《貨郎圖》都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李嵩《貨郎圖》中畫的是南宋流行的貨郎擔,擔上裝滿兒童們喜歡的各種玩具。
只要能夠展示所售商品的地方,都放上了貨品,甚至貨郎本人的頭上、腰間也都插滿小物件,六個小孩童正圍繞貨郎擔欣喜笑鬧,兩個小童各拈著小錢來爭買。
明朝計盛也畫有《貨郎圖》。
畫面上,一貨郎用車來代替擔,車箱內陳放著各種生活用品,車架上插著和掛著各種玩具,於是吸引了很多兒童。
清代金尊年也有一幅彩繪的《貨郎圖》,圖中貨郎也是挑著一擔玩具,擔子前後兩個竹籠裡放的、竹籠外插著的、竹竿上懸吊著的都是琳琅滿目的玩具,非常好看,使得兒童們興奮地伸手討要。
這些繪畫作品,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表現手法,但都生動再現了當時陳列展示廣告的原貌。
菜譜也可以說是展示性廣告的一種,它能讓顧客在看到菜譜後迅速瞭解該飯店的食物風格、飯店的檔次等等。
《桐橋倚棹錄》卷十的“市廛”記述了蘇州虎丘山塘一帶著名酒樓“三山館”極為豐富的菜譜:
“燒小豬、哈兒巴肉、燒肉、燒鴨、燒雞、燒肝、紅燉肉、萸香肉、木犀肉、口蘑肉、金銀肉、高麗肉、東坡肉、香菜肉、果子肉、麻酥肉、火夾肉、白切肉、白片肉、酒悶、硝鹽蹱、風魚蹱、縐紗蹱、爊火、蜜炙火蹱、蔥椒火蹱、醬蹱、大油圓、炸圓子……點心則有:八寶飯、水餃子、燒賣、饅頭、包子、清湯麵、滷子面、清油餅、夾油餅、合子餅、蔥花餅、餡兒餅、家常餅、荷葉餅、荷葉卷蒸、薄餅、片兒湯、餑悖、拉糕、扁豆糕、蜜橙糕、米豐糕、壽桃、韭合、春捲、油餃等,不可勝紀。”
這一段關於菜餚、點心的記載,總計菜餚名稱近150種,小吃麵點也近30種,是目前所發現史料記載中品種最多、最全的菜譜之一。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