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因秋瑾被害,致書抗議,反對清政府鎮壓革命志士。
之後參加革命組織和革~命活動,成為一名民~主~革~命人士。
曾樸的翻譯生涯開始於1907年“小說林”的創立。
因為從青年時起曾氏即懷抱“區時治國”心願,學習法文,甲午戰敗後他致力於西學譯文學研究,並順應潮流,支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他創辦“小說林”書店和《小說林》雜誌,提倡創作和翻譯小說。
所以在五~四運動後他擁護新文化運動,大力譯介西洋文學,成為我國近代翻譯史上一位進步翻譯家。
曾氏翻譯文學作品目的有二一是為了擴大我們文學的舊城;二是為了建設我們的新文學,他是想“把世界已造成的作品,做培養我們的源泉。”
同時他認為文學應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翻譯是為了“拿葫蘆來播種新的葫蘆來。”
當然,除了這些人以外,近代翻譯史上還有一位大佬,那就是辜鴻銘了。
辜鴻銘不僅是最早譯介英詩的譯者之一,而且還是第一位將中國文化典籍譯成英文的中國人。
在這可以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辜鴻銘,原名湯生,字鴻銘,號立誠,別暑漢濱讀易者,祖籍福建同安,生於馬來西亞的檳榔嶼,母親是葡萄牙人。
自幼學習儒學,13歲隨義父英國人布朗先生前往英國接受系統教育,肆業英國愛丁堡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後留學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再後赴巴黎學習法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幸氏聰明過人,有超人的語言天賦,精通英、德、法、拉丁、希臘等多種文字,並和英國作家卡萊爾、馬修阿諾德等深交,深受歌德等浪漫主義思想影響。
回國後任職於張之洞幕下,後受蔡元培之邀請任教於北京大學,教授英國文學。
幸氏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主要貢獻有二。
首先是將中國經典,也就是《論語》(thedisursesandsayingsofnfucius)和《中庸》(torderornductofife)譯成英文,糾正了理雅格和以往傳教士對《論語》內容的不正確理解和誤譯。
其次是用英文寫《尊王篇》、《春秋大義》(又名《中國人的精神》),影響西方世界,他的詩譯主要有英國柯勒律洽(s?t?eridge)的《古盤子詠》和iiaper的《痴漢騎馬歌》。
章先生翻譯《論語》、《中庸》有一個特點就是使用文化比較法和歸化翻譯迎合西方讀者,傳播中國傳統精華文化。
對幸氏翻譯最早發表評論的當居王國維的《書湯生英譯〈中庸〉之後》,近年來,隨著文化翻譯學派的興起和國學研究的走俏,辜氏翻譯成為一個研究熱點,主要研究者有中國人民大學的黃興濤、香港侵禮會大學的王輝等等。
至於其詩歌翻譯,則鮮有人提及。
從形式上看,近代小說翻譯包括長篇、短篇;從內容上看,譯者翻譯主要強調醒世、啟民、強國;從問題上看,政治小說、偵探小說、科幻小說、教育小說、愛情小說、自傳體小說、哲理小說等各種小說體裁基本上都被譯介;翻譯策略上,早期翻譯多系日文轉譯,多原文忠實程度不夠,加上譯者有任意刪節之嫌,因自己的喜愛隨意使用歸化翻譯,將作品中的人名、地名、事件中國化,插入議譯、點評,操縱翻譯過程,從文化史、文學史的發展來看,近代翻譯史鋪墊了五四後現代翻譯文學以及文學創造的發展之路,翻譯發揮無比的威力,催生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家、翻譯家和詩人翻譯家。
我國翻譯文學開始進入繁榮時期;從政治學和社會學角度看,近代翻譯帶來了思想界的進化,意識形態,成為操縱翻譯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