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辛棄疾率領五十餘名騎兵,奇襲金營,生擒叛徒張安國。此舉“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
從此辛棄疾投奔南宋,官為江陰籤判。
二、青壯年時期
1162年至1181年,從辛棄疾23歲到42歲,是一生中游宦時期。這一時期的辛棄疾,雄心勃勃,壯志凌雲。
他先後上了一系列奏疏,力陳抗金撫國方略,但可惜他的意見並未被當權者採納。
在此期間,他由籤判到知州,由提點刑獄到安撫使,雖然宦跡無常,但政績卓著。
他出任滁州知州僅半年,當地“荒陋之氣”一洗而空。
他在湖南帥任,創置“飛虎軍”,“軍成,雄鎮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
他不失為一個有清醒政治頭腦憂國憂民的好官。
三、中晚年時期
1182年至1202年,從43歲到63歲。
這期間除了53歲至55歲一度出任閩中外,兩次遭彈劾,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過,是他一生被迫歸隱時期。
在長期隱居生活中,他寄情田園,留戀山水,追慕陶淵明,寫了大量田園詞,山水詞,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他的愛國激情在某些唱和贈答詞中,也有強烈表達。
四、晚年時期
1203年至1207年,辛棄疾64歲到68歲四年間,辛棄疾64歲高齡時,仍不以久閒為念,不以家事為懷,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罷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辛棄疾自66歲秋,罷居鉛山後,雖屢見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樞密院都城旨要職,但總以年老多病,力辭未就,卒年68歲。
辛棄疾留下的詞作,有620多首。
無論數量之富,質量之優,皆雄冠兩宋。
詞評家曰嫁軒者,人中之傑,詞中之龍。
辛棄疾的詞,繼承蘇東坡豪放詞風而有所發展。
後人把蘇辛並稱,魄力之大,蘇不如辛;氣體之高辛不如蘇。
光復故土,還我山河,是那個時代的最強音,在辛棄疾的詞作裡也得到充分的表現。
由於辛棄疾被迫長期在鄉村隱居,所以以農村生活,田園風光入詞,使詞作中洋溢著新鮮的生活氣息,散發著沁人的泥土芳香,也是辛棄疾詞作的一大特色。
和其他文人一樣,辛棄疾非常喜歡喝酒,經常喝得醉醺醺的。
他曾下決心戒過酒,但半途而廢。
他的飲酒詞寫得深刻、幽默,極富生活氣息。
與辛棄疾同時代的人陳亮,字陳同父,也叫陳同甫(1143,1194),是南宋傑出的思想家。為人才氣豪邁,喜談兵,主抗戰,因此屢遭迫害,曾三次被誣入獄。
與辛棄疾志同道合,交往甚密。
1188年冬辛棄疾在上饒罷居時,陳亮從浙江東陽來拜訪辛棄疾,兩人甚是情投志和。
辛棄疾寫了一首詞《賀新郎》,記述他們這次交往。詞前有序
陳同父自東陽來過餘,留十日,與之同遊鵝湖,且會朱晦庵於紫溪,不至,飄然東歸。
既別之明日,餘意中殊戀戀,復欲追路,至鷺鷀林,則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獨飲方村,悵然久之,頗恨挽留之不遂也。
夜半投宿吳氏泉湖四望樓,聞鄰笛悲甚,為賦《乳燕飛》以見意。
又五日,同父書來索詞,心所同然者如此,可發千里一笑。
把酒長亭說。
看淵明~風流酷似~
何處飛來林間鵲~
蹙踏松梢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