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買宋 > 第312章 反制措施

第312章 反制措施 (第2/4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泰坦尼克號之蘿絲的美麗人生 女陰陽師之午夜驚魂 [綜穿]這日子沒法過了! 異界擺攤,縣令催我快出攤 戒指?當然是彭格列! 我的哥哥是王子殿下 廢材鬼王 Neverland 我應該算喪屍吧 末日刁民 危機指引 體壇大亨 火影之妖魔角都 詭蝕嬰 海賊王之神秘巨星 末日之無上王座 天生中二病 如夢隨風渺然去 全職高手之未末此若 逆生行

以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為例,這首詩的內容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當出現了“被賊圍”的情況,按四十項的次序是第三十一項,那麼就應該在詩的第三十一個字“又送王孫去”的“又”字下加記號,即表示“被賊圍”的情報。

“字驗”的形式還有另外兩種,叫做“名遞之法”和“數遞之法”。

華嶽的《翠微先生北征錄》記載:“彼有懼其遞角之洩露也,故立為名遞之法。謂以‘人皆畏炎熱’詩二十字為號,寫‘人’字號者,即知其為乞軍器;寫‘皆’字號者,即知其為乞糧食。主將、中樞各收一本,以為辯對。而文牒之外,全無明文及其所乞之事,此名遞法也。”

“彼有懼其往來文牒之易辯也,故立為數遞之法。謂如以‘湖上新亭好’詩二十字為號,寫‘湖’字號者,即知其為乞軍器一百件之數,寫‘上’字號者,即知其為乞糧二百石之數。主將、中樞各收一本,以為辯對。而文牒之內,全無一字及其所乞之數,此數遞之法也。”

這兩種方法比之上一種則更加靈活,可以傳遞更具體的情報。

此外,還有一些常用密碼,如“彼有以色為遞者,謂以五色而辯其所申之意。以藍青而書號者,系乞何人,系在何軍;以赤朱而書號者,系乞何物,系在何處。彼有以字代替者,甲乙丙丁之十干,即以為一二三四數目之代用;子醜寅卯之十二支,即以遠近裡數、殿潤升池江鄂駐札之代呼。有以衣帝者,謂傳一衫至,則一軍發,傳一袴至,則兩軍發之類也。”

這種密碼傳遞非常巧妙,或以五色為代號;或以天干地支為代號;或以衣服為號,不僅加強了情報的保密性,而且避免了重複,有多種變化。

將軍隊駐紮地及有關水路山險及左右前後的營地都編上代號,大大提高了情報傳遞的安全性。

反之,如能將敵方的營地和這周邊地理環境也編上代號,則能更簡便更保密的進行間諜活動。

以及密寫,像是靖康元年1126年),金軍圍困開封,宋欽宗命令籤書樞密院事曹輔到興仁府尋訪康王趙構。

為了防止密詔被金人截獲,便採取了密寫這一方法。

詔書在曹輔的衣襟上“以礬書為詔,以遺康王”,原因是“礬書帛入水方見”。

這樣即使曹輔被金人抓獲,也無法從他身上搜到任何有用資訊。

除此之外還有秘語,秘語也稱“隱語”,即不把本意直接說出來而藉助別的詞語來暗示。《武經總要後集》卷四語:“軍政急難,不可使眾知,因假物另隱語諭之。”

《翠微先生北征錄》中,間諜曰跳河者,奸細曰兩來者。

《書敘指南》中也列舉了一些常用的隱語,如“謹察視曰善伺之;探事人曰遊偵;探人事曰探刺微密;請伺察曰長耳目;竊聽曰屬耳;問訊息次第曰問息耗;以形貌訪尋曰以物色訪之”等。

也有利用諧音來傳遞情報的。紹聖年間,遼使李儼來宋,蔡京負責接待。

蔡京故意冷落遼使,使其很長時間都無法參見宋帝。

一天,雙方在一起飲酒,李儼對杏感慨:“來未花開,如今多幸。”

蔡京馬上拿梨接道:“去雖葉落,未可輕離。”

李儼藉助杏的諧音“幸”詢問蔡京何時可以面聖,而蔡京則利用梨的諧音“離”告訴李儼還要等待。

這種諧音的情報傳遞不僅可以將資訊準確傳達給對方,而且還可以防止他人的偷聽,落下話柄。

宋朝的情報傳遞方式靈活多變,這既是間諜技術發展的結果,同時也是當時複雜環境下的產物。

特別是信鴿、密碼、密寫等間諜技術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間諜活動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當然,說了這麼多,宋朝除了有簡單外,當然也有反間諜措施了。

畢竟這也正常,既然有間諜活動的存在,那麼就一定會出現與之相對應的反間諜活動。

在宋朝向外派遣間諜刺探對方情報的同時,外國間諜也許正埋伏在某處伺機竊取宋朝機密,如何防止自身的情報外洩,打擊境外間諜的活動,成為宋朝統治者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

間諜工作是一項典型的團隊工作,在形形色色的間諜背後必然有一個龐大的間諜情報機構,宋朝是如此,遼國也必定如此。

“素聞燕京留守府有,凡都府事無鉅細,必先閱之後行。其府置一局,諸事連外境,情涉諜叛者,悉收付之考劾,苟語一蹉跌,即置之孥戮,亦委是吏主之。”

“雖已下,洎諸幕職,皆不與焉。以是吏得專肆腹,隨所喜惡,為人禍福。”

“南之人,側目以視。故不待鳩率,歲所饋與,甚於輸官。公患之。語其詳熟,以南北樞密院通事一人更代,爾後其弊浸息。”

這段史料出自《賈師訓墓誌》,此事大致發生在大安二年1086)以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從墓誌可知,遼國在燕京府設有專門的間諜機構,具體名稱雖不可考,但看的出,這個機構擁有相當大的權力,直接掌握生殺大權,處理一切間諜事宜。

既然,遼國存在專門的間諜機構,那麼,作為遼國最大威脅的宋朝自然就是遼間諜機構的重點監控物件。

它一定會不遺餘力地向宋朝派遣大量的間諜進行刺探、破壞活動,以便及時獲取對方的情況,為遼國制定對宋政策提供依據。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長公主今天也想和離 不念星辰 我在大俞做王爺 長河復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