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買宋 > 第310章 間諜的戰爭

第310章 間諜的戰爭 (第1/4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逆生行 綜影視炮灰黑蓮花逆襲攻略 天與暴君想要入贅 七零,穿成年代文中的極品親戚 寫作路人讀作萬人迷[快穿] 讀心後,瘋批暴君決定洗白 她漂亮又脆弱[快穿] 開局四零,手握星際商城帶飛祖國 撿到的小可憐是九尾狐妖 換嫁東宮,絕嗣太子輕點寵 易孕體質,七零長嫂兇又甜 覺醒異能穿末世,五個哥哥跪地痛哭 漫畫主角自救指南 開荒技術我最強,穿到星際放光芒 舔狗三十年,她攜千億家産回七零 死遁後才知,我是瘋批反派白月光 末日異種 第二次元遊 執戈元聖 狐妖小紅娘:從前有棵相思樹

的確,在兩宋時期,宋朝雖然在經濟、文化上遠遠領先於周邊民族,但在軍事上卻相對來說要差一些。

畢竟相對於剽悍的遊牧民族來說,騎馬打仗是家常便飯,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而宋朝剛從五代的亂世泥沼中走出來,不想打仗,也打不過,所以顯得很慫。

因此作為弱勢一方,為了在與強者的對抗中,不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除了加強自身的實力外,還必須詳細地瞭解對方的一舉一動,提前做好必要的準備,做到有備無患。

而要達到這一目標,有兩點要求是必須做到的:一是主動進攻,獲取對方情報;二是積極防禦,保護自身機密不被竊取。

所以皇城司的職掌明顯的偏向於第二點要求,在刺探外國間諜的同時,嚴密監視與外界接觸緊密的官員,防止本國機密從內部洩漏,招致政治、軍事上的不利。

從情報保護角度而言,皇城司的做法是無可厚非的。

顯而易見,宋朝有自己的中央間諜機構,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但由於史料的稀少,其具體的組織形式和活動狀況已不得而知,甚至連其名稱也已無法考證。

我們現在能從史料中探尋到的也只是大概的知道對間諜的派遣和管理曾是南宋樞密院某一部門的職能之一。

至於北宋的情況,由於史料的缺乏,作者菌不敢妄加推測,只能等待新的史料出來之後再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所以需要給大家說一下,到了南宋時期,主管間諜事務的中央機構是樞密院機速房。

宋朝的樞密院簡稱“樞府”,“與中書對持文武二柄,號為二府”,中書省稱東府,樞密院稱西府。

其職掌是“掌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出納密命,以佐邦治”,為總理全國軍務的最高機構。

宋初,樞密院分為四房:兵房、吏房、戶房、禮房。

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官制改革,劃分為十房,後又增加二房,變為十二房。

到了北宋末、南宋初,因宋金戰爭的需要,樞密院機務繁冗,機構也隨之擴大,由十二房猛增為二十五房,並且機速房第一次被單獨列出,成為一個新建的部門。

機速房的前身為御營司。御營司全稱為御營使司,是南宋初年所組建的臨時性機構。

宋高宗即位初期,政權不穩,整個南宋小朝廷時時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之下。

為了避免重蹈北宋覆轍,站穩腳跟,宋高宗迫切需要一套高效快捷的軍事指揮系統來有效的統領手中的軍隊抵禦金軍的進攻。

此時,北宋原先所建立的二府——三衙統兵體制已隨著北宋王朝的覆滅而灰飛煙滅,在戰火中建立起來的南宋朝廷也沒有時間和精力來恢復祖宗舊制,於是宋高宗摒棄了舊有二府——三衙統兵體制,“始置御營司以總齊軍中之政”,並“以宰相為之使,仍以執政官兼副使”。

這樣,宰相集政權、軍權於一身,既避免了中書省與三衙之間無謂的衝突,又可以根據所收到的軍情迅速地做出決策,適應了南宋建國之初的國情。

御營司在建炎年間11271130年)曾權重一時,它集統軍權、指揮權於一身,負責全國的軍政,掌管著全國的主要兵力,並侵佔了樞密院與三衙的部分職能,史稱御營司“專兵權,樞密院幾無所預”。

但御營司畢竟是在倉促之間建立的,體制並不完善,無法長期擔以重任,故建炎四年1130年)“罷御營使司倂歸樞密院為機速房”,“以兵權付之密院,而以宰相兼知”。

機速房在整個南宋期間共存在於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是從宋高宗建炎四年到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第二時期是在宋寧宗開禧年間12061207年);第三時期為宋度宗鹹淳九年1273年)至南宋滅亡。

每一時期的機速房都誕生於戰火之中,並隨著戰爭的平息而退出歷史舞臺。

機速房建立之初,宋金關係十分緊張,從建炎四年到紹興十一年1141年)雙方連線大戰,例如和尚原之戰、仙人關之戰、順昌之戰、郾城大戰這些宋金之間著名的戰役均發生於這一時期,正如時人所說,當時“國家之急,莫過於軍事”。

在這樣的背景下,繼承了御營司職掌的機速房因為戰爭的需要而擁有了極大的權力“密院邊防兵機等事,並機速房掌行”,其地位與作用與樞密院其他諸房不可同日而語。

機速房的事務由宰相直接負責,其下設有屬官四人。

“建炎四年,罷御營使司”,成立機速房,“隨司減罷屬官,置幹辦官四員”,後宋高宗改幹辦官為計議官。

由於機速房的主要職責是“晝夜專一行遣邊防軍機文字,利害至重”。

因此,朝廷給與了計議官特別優待“樞密院幹辦官,除扈從賞外,更轉一官,減二年磨勘”。

此處的“樞密院幹辦官”即計議官,計議官於紹興十一年被朝廷減罷。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三國之最風流 獄中點評天下眾生,我竟成無上宗師 重生之絕色謀凰 任意門:開局點化秦始皇 大明:開局把系統借給洪武帝